“离大谱了!”9月10日报道,近日一男子在318国道上摆摊卖炒饭和米线,谁知竟遇到了一头野猪,男子没有害怕反而是投喂了野猪,结果野猪竟和男子熟悉了起来,见到男子就摇尾巴,网友:这是把野猪当狗养了吗![凝视] 在318国道巴塘至芒康段的公路边,一个寻常的炒饭摊近来格外热闹,摊主石先生不仅用15元一份的蛋炒饭和20元一碗的米线吸引了过往旅客,更因为一头会摇尾巴的野猪,成了网络关注的焦点。 石先生从去年开始自驾旅行,为了减轻旅途开销,他选择在路边摆摊卖炒粉和米线,生意好时,一天能收入2000多元,这足够支撑他继续旅程。 改变故事的是一头落单野猪的出现,它最初只是在河对岸喝水,后来逐渐靠近摊位觅食,石先生开始尝试远远投喂,野猪也变得越来越亲近,现在一叫就会过来,还会摇尾巴,像极了被驯养的家犬。 这段独特的人猪互动被石先生记录下来并分享到网上,意外获得了大量关注,许多网友专门前来打卡,不仅为了吃份炒粉,更想亲眼看看这只“网红猪”。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关注,石先生暂时取消了离开的计划,留在原地通过直播分享与这只野猪的日常,有游客调侃道:“别人有网红狼,石老板有网红猪,这国道上的宠物经济也算玩明白了。” 不过也有藏民提醒他注意投喂食物的咸度,甚至为野猪起了个藏族名字“扎西”,而石先生则更喜欢叫它“猪总”。 这头被网友称为“招财猪”的野猪,确实给石先生的生意带来了明显变化,自从它成为摊位的固定“伙伴”后,过路的人看到这头不怕人的野猪都觉得新鲜,不少人特意停下来拍照,顺便点一份炒饭,摊位收入增长了约三分之一。 石先生本来打算离开前拍个视频留个纪念,没想到视频发到网上一下子就火了,这让他改变了主意,返回原地继续经营,他表示:“别人有网红狼,我也可以有网红猪。”现在他计划开直播,分享与这只尚未正式取名的野猪的日常。 这段看似温馨的人猪互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担忧,有网友直呼“太有爱了”,也有人担忧“这真的安全吗?” 许多网友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投喂野生动物会改变它的习性,以后它不怕人了,遇到坏人怎么办?”、“而且人吃的炒饭盐分重,猪吃了也不健康吧?”还有人提醒:“万一野猪兽性大发,或者引来猪群,那就危险了。” 有眼尖的网友提出了质疑,觉得这头猪“怎么看都像是家养走丢的黑猪”,不像纯野猪,并提醒“纯野猪攻击性很强,不可能这么温顺”,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建议做个DNA鉴定,看看到底是“野猪”还是“家猪跑丢了”。 石先生的炒饭摊和“网红猪”的故事,展现了318国道上的一种独特“微型经济”形态,他之所以选择在路边摆摊,是因为“自驾沿途餐食价格偏高,随便一份就要四五十元,味道也一般”,而自己做饭又嫌麻烦,索性做起了生意。 例如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一位自驾游的小伙子利用电车的外放电功能接冰柜卖雪糕,在3小时内就赚了500元,他精准地抓住了高温下游客的“清凉刚需”,用最低的成本去满足市场需求。 这段发生在318国道边的独特人猪互动,成为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石先生自己也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投喂,竟然能换来一份跨越物种的信任,这种温暖的陪伴,是他漫长旅途中未曾预料到的收获。 这个故事不仅仅关于一个炒饭摊主和一头野猪,更关于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建立的信任与理解,它让我们看到,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可以形成一种非对抗性的共存关系。 您怎么看待石先生投喂野猪的行为?您认为这种人与野生动物的亲密互动是应该被鼓励还是被禁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想法。 信源: 潇湘晨报·晨视频
四川曾有老虎,为什么没吃大熊猫?一位65岁的护林员说:80%的人不知道,老虎就算
【1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