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后第6天, 美国战争部长当面对华表态,说了6个字。 9月9日晚上,中美

冷紫叶 2025-09-12 12:29:05

中国阅兵后第6天, 美国战争部长当面对华表态,说了6个字。 9月9日晚上,中美防长的视频通话成了全球焦点,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里两国高层首次军事对话,本该传递稳定信号的场合,却被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六个字搅起波澜,"遏制、威慑、干涉",简单的三个词像三颗石子,投进本就不平静的中美关系湖面。 要理解这六个字的分量,得看看华盛顿最近的动作,刚过去的5月,美国联合菲律宾搞了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肩并肩"军演,一万六千兵力加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六国助阵,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冲着南海来的。 暨南大学专家林恺铖说得明白,美军这是急着补短板,想在南海、台海找回优势。他们一边派舰机在中国周边海域高强度侦察,一边加速往菲律宾塞武器,说白了就是想把地区国家推到对抗前沿当棋子。 "遏制"这两个字,早就在美国的对华策略里藏了很久,从芯片禁令到供应链重组,从拉拢盟友搞"小圈子"到在国际场合处处设限,这些年的操作套路都透着这层意思,这次防长把它摆上台面,无非是想借着中国阅兵展示的军事实力做文章,给自己的遏制政策找借口。 可上海美国商会刚出的报告打了他们的脸,近一半美国公司盼着取消对华关税,所谓的"脱钩断链"根本行不通。 再看"威慑",这更像是纸老虎的咆哮,赫格塞思一边说"不寻求冲突",一边跟着特朗普喊"重建军队为战争做准备"。这种自相矛盾的话,无非是想靠秀肌肉给盟友打气,顺便给自己国内军工复合体拉经费。 有意思的是,他们前脚刚在南海搞完军演,后脚菲律宾就敢派船闯黄岩岛,这种危险的纵容,说到底就是想用军事压力逼中国让步。 最让人不齿的还是"干涉"二字,台湾问题、香港事务、新疆议题,美国总想伸把手进来指手画脚,这次通话里,中方防长董军直接把话挑明,警告这种做法绝对行不通。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更说得透彻,美方这是用霸权逻辑镜像中国,抱着冷战思维不放。 看看美国国会那些跨党派议员,一边喊着要访华,一边又投票搞对台军售,这种两面三刀的操作,谁还看不明白他们想干涉中国内政的心思? 其实这场通话本身就透着蹊跷,阅兵刚过一周,美军方主动约聊,嘴上说着要"保持沟通避免误判",转头就甩出这六个带刺的字。 这种既想对话又想施压的矛盾心态,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纠结。一方面知道中美不能真闹翻,经济上绑在一起不说,全球治理没中国参与也玩不转;另一方面又放不下霸权架子,总觉得不打压中国就保不住老大位置。 有意思的是民间的反应,阅兵式上,美国"飞虎队"老兵后人特意赶来观礼,这种跨越时空的友谊和军方的强硬表态形成鲜明对比。 这说明普通民众早就看透了,中美之间哪有那么多你死我活,更多的是互利共赢的可能,反倒是政客们沉迷于零和博弈,才搞出这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政策。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清楚,董军防长在通话里划了底线,王毅外长更是提醒美方"务必谨言慎行",从外交部到国防部,反复强调的都是那点:冷战思维该扔了,霸权逻辑行不通。无论是过去的"关税战"还是现在炒作的"新冷战",历史早就证明打不赢也打不得。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中国阅兵展示的不是扩张野心,而是守护和平的能力,就像那些飞过天安门的战机,传承的是先辈"不用飞第二遍"的愿景。美国要是还抱着"遏制、威慑、干涉"的老黄历不放,最终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毕竟时代变了,靠强权政治横行霸道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0 阅读:230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