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张锡纯眼中被视为肺家之宝!沙参,是一味古人常用的中药材,味道淡微甘,性子偏凉

飞翔说健康 2025-09-11 20:41:30

它在张锡纯眼中被视为肺家之宝!

沙参,是一味古人常用的中药材,味道淡微甘,性子偏凉,外形色白,质地松散,中间空空的。正因为这样的特性,它能够进入肺经,起到清热、滋阴、补益肺气的作用。肺气一旦得到滋养,不仅能舒展郁结,还能让血气顺畅运行,所以古籍《本经》才说它能主治血积。意思是说,肺气平稳之后,血气上逆的现象自然就会消散。更重要的是,按照传统医学的理解,人的魂藏在肝,魄藏在肺。沙参既能清补肺脏以安魄,又能帮助肺金之气下降运行,从而制约肝木,让魂魄安定下来。魂魄安定了,心神就不会受惊吓困扰,所以《本经》还记载它能治疗“惊气”。

清末名医张锡纯对沙参的理解尤为深入。他指出,肺为气之主,许多入肺的药大多偏向于调气。但常见的问题是,调气的药多半性燥,容易伤阴;而滋润肺阴的药,又往往过于黏腻滞塞,不利于气机流通。张锡纯强调,沙参恰好两者兼顾,它色白体轻,能够疏通气机而不燥烈,能滋润肺阴而不黏腻。尤其是肺中血阻、气机不畅的时候,沙参是不可或缺的选择。他认为,这正是沙参难能可贵之处,可以称得上肺家药材中的上品。

好的沙参,必须生长在特定的环境里。它的药性之所以轻松中空,是因为长在沙质松软的土地上,才能形成这样的品质。尤其是渤海一带的沙碛地区,地面绵延的沙子几乎全是蚌壳磨成的细末,没有什么土质。生在这里的沙参,粗壮如手指,中间空得比藕孔还大。味道也比别处的沙参更甘甜。当地的沙层三四尺深就能出甜水,沙参吸收了这种滋养,所以其味独特。新鲜的沙参嚼在口里,非常解渴,用来治疗“消渴”——也就是现代人说的糖尿病或多饮多渴的病症,尤其合适。

沙参不仅根部药效好,它的叶子也很有特点。叶片光泽明亮,好像镜子一样。到七月时,会抽出花茎,开出洁白的花。白色属金,肺在五行中属金,所以沙参的本性纯粹属于肺。正因为如此,它对于肺热引起的咳嗽,特别有疗效。张锡纯在临证时,常常用沙参治疗肺阴不足、虚火上炎、咳嗽咽干的病人,往往能够收到显著效果。这也印证了古人所说的“洵良药也”。

从现代角度看,沙参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由于它既能清热,又能滋润,所以特别适合用在肺阴不足的人群身上。比如说,有的人因为长期咳嗽导致声音嘶哑,或者干咳无痰、咽喉干痛,沙参就能起到滋润的作用。而那些因为热病伤阴,出现口渴、多汗、体虚的人,用沙参煮水喝,也能缓解不适。它既能清肺,又能养胃,所以对阴虚体质、常有咽干口渴的情况,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用沙参也要因人而异。它性子偏凉,所以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就不宜多用。而对于阴虚燥热、咳嗽咽干的人,才是对症之选。张锡纯也提醒过,药用得不当,就可能反成负担。了解了沙参的性味特点,结合体质选择,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疗效。

所以,沙参是一味兼具清润与疏通的药材。它能清热养阴、润肺止咳,还能帮助气血流畅,安定心神。正因为它性情温和,不燥不腻,才在张锡纯眼中被视为肺家之宝。

0 阅读:69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