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浙里侵华日军开战细菌战的罪行铁证如山,衢州细菌战陈列馆里陈列着 《金子顺一论文》。
该论文详细记载了1940年10月4日,日军在衢州上空投掷播撒了约8公斤鼠疫跳蚤,大约有1360万只,是证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重要文献。
陶瓷细菌弹也是铁证,陈列馆中有完整的陶瓷细菌弹,这是日本细菌战部队为投放病菌和带菌跳蚤专门研制的,一枚可携带大量带菌跳蚤。
为啥使用陶瓷?因为铁制炸弹在使用时温度过高,不利于细菌跳蚤等存活,而陶瓷材料隔热好,还易破碎,便于细菌的传播。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从法律和道义上彻底否定了细菌战的合法性,国际社会对生物武器的研发、储存和使用持零容忍态度,相关行为会受到全球谴责和严厉制裁。
细菌武器极端残酷且低效,注定了它没有任何前途。极端残酷众所周知,但“低效”很多人不了解,因为细菌传播需要活载体,例如老鼠,而造成大量人员与老鼠密接的场景并不容易。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抗生素”,现在的抗生素便宜量大,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细菌武器的效果。
但在80多年前731部队作恶之际,居民卫生条件极差,老鼠到处乱窜,“抗生素”更不存在,因此细菌武器给中国民众造成了极大痛苦和伤害。
1940年11月22日“衢县城区发生鼠疫流行的调查报告”,1940年11月23日“衢县防治鼠疫委员会第一次大会”记录等,真实再现了衢州细菌战时期的苦难岁月。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