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就是胡扯,20个字竹简揭示了关羽的真正死因!该1996年在长沙出土的吴简上清楚记载了建安24年东阳增援的1万兵马发生了集体叛变。建安24年就是关羽去世那年,这一年关羽穷兵黩武,不断征兵北伐计划了跟荆州土著的矛盾,这才有后方官兵大规模叛变事情,证明关羽治下的荆州根基不稳,他光想着北伐匡扶汉室,但荆州人视关羽就是个外来户,刘备当皇帝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生活,但关羽不允许,赋税徭役很重,这才是杀死关羽的本质。 关羽死前最后的日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绝望。一枚关键竹简透露,他在麦城“粮尽援绝”时,曾拼命向刘封、孟达求救,但对方直接“不承”——拒绝了。这不是什么大意,这是腹背受敌,是被自己人从背后捅了刀子。 荆州根基不稳是真的。关羽把百姓按贫富分为“上品”、“下品”,近九成都是下品穷人,这种人为制造的割裂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北伐时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压得人喘不过气,光是税就有田租、兽皮调、口钱、油租钱…名目多得吓人。仗打到一半,军中粮草居然要靠去抢盟友东吴在湘关的存粮来救急,这直接给了孙权动刀的借口。 但你说所有荆州人都恨关羽,那也不尽然。问题关键在于那些真正掌权的“世家大族”。刘备集团在荆州经营时间太短,本土大族如蒯家、蔡家从来就没真正归心过。关羽本人又“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压根看不起这些士族文人。他骂孙权儿子是“犬子”,觉得老将黄忠不配与他并列,这种傲慢彻底得罪了实力派。所以当吕蒙大军一到,糜芳、士仁这些皇亲国戚会毫不犹豫开城投降,那支万人军队的叛逃,背后很可能就是这些大家族的鼓动和策反。 所以,关羽其实是输掉了一场“人心战争”。他既失去了底层民心,也从未赢得上层精英的支持,而他的性格和刘备集团的战略失误,共同引爆了这场完美风暴。那片20字的竹简不是唯一的答案,它是打开真相之门的其中一把钥匙,告诉我们英雄的陨落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大意失荆州就是胡扯,20个字竹简揭示了关羽的真正死因!该1996年在长沙出土的吴
海边观潮客
2025-09-11 14:41:24
0
阅读: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