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钱脸都不要了!”河南郑州,女子花费8500元,报了4天4夜的大理纯玩团。旅游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09-11 12:39:32

为了钱脸都不要了!”河南郑州,女子花费8500元,报了4天4夜的大理纯玩团。旅游团宣称,入住高端海景房,旅游期间不进当地“特产”购物店。可到了大理后,却发现所谓的高端海景房就是能看见海的房子,还带着女子在“特产”购物店逛了五六个小时,期间各种推销不断。女子认为旅游团“虚假宣传”,可对方负责人却说:她理解有问题,谁规定海景房就必须在海边了? 这事儿听着就够气人的。旅游团玩起了文字游戏,把“海景房”硬解释成“能看到海的房间”,完全无视行业常识。按这逻辑,住在海边茅草屋也算海景房了?更可气的是,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高端海景房”,结果实际入住的房间连基本设施都不达标。更离谱的是,购物环节根本没打算藏着掖着,直接把游客关进店里洗脑五六个小时。这种明摆着的欺诈,商家居然还能脸不红心不跳地狡辩,可见早把消费者当软柿子捏惯了。 这些年,低价游变购物游的套路屡见不鲜。有些旅行社专挑中老年人下手,用“政府补贴”“超值特惠”当诱饵,等上了车就开始变脸。就像之前曝光的40元桂林游,游客被带进玉器店,不买够金额不让走。更恶劣的案例里,导游甚至会辱骂不购物的游客,把大巴车开到荒郊野外威胁。这些商家摸准了消费者“花钱买省心”的心理,先用低价钓上钩,再通过虚假宣传、强制消费把钱捞回来。这次大理事件里的海景房,不过是换了件新马甲的老套路。 消费者也不是完全没辙。根据《旅游法》,遇到虚假宣传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但现实中,多数人怕麻烦选择忍气吞声。就像案例中那位买了3980元衬衫的游客,因为没保留好证据,最后维权失败。要打破这种困局,得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完善行业监管,对虚假宣传的旅行社直接吊销执照;二是推广电子合同,行程单、酒店信息必须可查证;三是建立快速维权通道,让消费者能像网购一样轻松投诉。云南之前试点的“旅游购物三十天无理由退货”,就值得全国推广。 说到底,旅游乱象背后是暴利驱动。有导游透露,带游客进一次购物店,光回扣就能拿40%。当违法成本远低于收益,自然有人铤而走险。这次事件里的旅行社负责人,被曝光后可能也就是罚点款了事,但8500元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要根治顽疾,必须让欺诈者付出沉重代价——比如像重庆那个案子,旅行社最终赔了三倍团费。只有让黑心商家肉疼,才能守住旅游市场的底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爱跳舞的王大姐

爱跳舞的王大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