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国不要乌克兰的粮食后,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 以前提起乌克兰粮食,中国可是实打实的“铁杆买家”,乌克兰的玉米、小麦品质好,价格也合适,咱们国内不少饲料厂、粮食加工企业都爱从乌克兰进口。 每年的采购量都不小,既帮乌克兰赚了钱,也保障了咱们自己的粮食供应,本来是双赢的好事。 可谁能想到,俄乌冲突一爆发,这事儿就彻底变了样,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粮食的量,直接跌得让人咋舌。 关键问题出在黑海航道上,以前乌克兰的粮食要运到中国,大多得走黑海航道,粮食先装船,从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出发,穿过黑海、土耳其海峡,再走地中海、印度洋,最后到中国的港口。 这条线本来挺顺畅,运输成本也可控,可俄乌冲突打起来后,黑海航道就成了“高危区域”,要么是俄罗斯的军舰在附近巡逻,要么是乌克兰布设的水雷没清理干净。 商船根本不敢轻易走,有船运公司算过账,现在走黑海航道,不仅要多花一笔“风险费”,还得等上好久才能通航,运输成本像坐火箭似的往上涨。 假如以前运一船粮食要200万美元,现在得翻好几倍,这谁顶得住啊? 成本涨了还不算,更让人没底的是“能不能运到”,去年就有好几艘装着乌克兰粮食的船,在黑海待了快一个月都没法出发,最后只能原路返回,粮食放久了还受潮发霉,损失全得买家自己扛。 中国企业又不是做慈善的,肯定得考虑风险,既然从乌克兰买粮又贵又不安全,那不如换个地方买。 这时候南美国家就成了新目标,巴西的玉米、阿根廷的小麦,产量又大又稳定,运输走大西洋、太平洋,虽然距离远点,但航道安全,成本也没那么离谱,中国企业自然就把订单转到南美去了。 这一转向,乌克兰粮食的进口量直接断崖式下跌,看3月的数据就知道有多惨:去年同期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粮食还能赚1.413亿美元,今年直接跌到了6万美元,几乎等于没生意了。 其实真不是咱不讲情面,要怪就怪泽连斯基自己,是他以一己之力把中乌关系搞冷了,最后连累了自家的粮食出口。 泽连斯基这两年干的糊涂事可不少,最让人没法接受的就是频频无端指责中国,明明中国一直保持中立,多次呼吁俄乌和谈。 甚至之前还帮乌克兰运过不少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结果泽连斯基倒好,动不动就跟着西方一起造谣。 有一次他还在国际会议上公开说 “中国应该对乌克兰的损失负责”,这话听得人莫名其妙,中国又没参与冲突,凭啥要负责? 更过分的是,泽连斯基政府还时不时给中乌粮食合作使绊子,比如去年有中国企业签了乌克兰玉米订单,付了定金。 结果泽连斯基政府突然出台政策,说“粮食出口要优先满足欧洲需求”,把中国的订单压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中国外交官出面协调才解决。 其实中国对乌克兰一直够意思,以前乌克兰经济不好,中国不仅买它的粮食,还进口它的军工产品、矿产资源,帮乌克兰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 就拿马达西奇公司来说,中国企业本来想投资帮它升级生产线,结果泽连斯基政府为了讨好美国,硬是把这事儿搅黄了,最后马达西奇差点破产,工人也丢了工作。 现在倒好,泽连斯基一边想让中国买它的粮食,一边又不停指责中国,这不是典型的“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吗? 泽连斯基现在可能还没明白,要是他继续跟着西方无端指责中国,中乌关系只会越来越冷,乌克兰想再找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客户”,难上加难。 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和尊重,国家之间的合作更是如此。
很多人以为,中国不军援俄罗斯,是怕了西方的制裁。错了!真相是,9・3阅兵之后,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