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迪士尼那么有钱怎么也该开遍全世界,然而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迪士尼只敢开6家!不是他们不愿意开,而是因为他们门槛太高,普通国家的承载能力完全跟不上! 七十多年前,加州第一家迪士尼乐园登场,很快就成了无数人心目中的梦中乐园,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大众量身定做的普通游乐园,而是要在每一个细节,都让游客觉得花的钱值,项目安排、园区环境、娱乐体验,样样都精心打磨,这也让它在全球范围成了稀有的存在。 尝到甜头后,迪士尼试着走向世界,但并不顺利,上世纪八十年代,它在巴黎郊区建了一座乐园,本以为能吸引整个欧洲的游客,但由于冬季寒冷和选址问题,游客量低得惊人,第一年就亏了十亿美元。 这次失败狠狠提醒了迪士尼,市场环境和运营条件决定生死,再多资金也救不了一个不合适的项目。 成本同样是个巨大的门槛,比如奥兰多的迪士尼世界,建造阶段花了上百亿美元,日常运营每天就要烧掉几百万。 上海迪士尼也是一样,从规划到投入再到运营,每一笔支出都不是小数目,而且只有当地有大量中高收入家庭,才能支撑长久的盈利,否则,即使开了园,也撑不住。 而能频繁去迪士尼的人并不多,对于多数普通家庭而言,去一次就是不小的开支,而能够一年去好多次的,往往都属于经济条件十分宽裕的群体,所以迪士尼锁定的是一小部分高消费客群,这种定位也让它的市场范围自然收窄。 很多人觉得它既然门票贵得离谱,不如降降价,吸引更多人来,但对迪士尼来说,降价几乎不可能,它的核心是高端体验,维护这种形象需要巨大成本,从设施维护到员工数量,每一笔都支出惊人。 低票价也许能带来人流,却会损害它的品牌价值,去迪士尼,不只是为了坐几趟过山车,更是为了那份独特的氛围和“尊贵感”。 在中国,上海迪士尼算是个成功案例,自2016年开园以来,游客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上海庞大的中产阶级,有足够消费力支撑它的运转,再加上完善的交通配套和政府支持,让上海迪士尼迅速成为热门目的地。 全球6家迪士尼乐园已经接近它的极限,至于未来是否会增加更多,对迪士尼来说,与其盲目扩张,不如稳住质量和品牌,让每一座乐园都能成为长久吸金的机器。
天下父母心,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吃瓜]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