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任国民党主席已经没有悬念?不论谁上台,祖国统一势在必行!10月中旬举行的选举,目前已经有不少参选人员露出水面,而目前支持率最高的人是蓝委罗智强,他是首个宣布参选的人,且提出的战略方向收获了不少民众的好感度。比如修正年金改革等等,明显是打着替退休老兵争取利益的旗帜展开行动,直接停止削减年金的战略推进,同时针对赖清德团队提出批评,认为他们没有将退休老兵的利益维护好。 10月18日,国民党将迎来新一届主席选举投票,目前已有9人表态参选,创下该党历史新高。这场选举不仅关系党内权力格局,更影响着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布局。 台中市长卢秀燕早前被外界看好,但她已明确表态不参选,选择专注市政工作。目前参选阵营中,“立委”罗智强、前“立委”郑丽文、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台北市长郝龙斌等人呼声较高。 罗智强率先宣布参选,主攻军公教议题。他提出停止削减退休军公教年金、提高军人待遇等主张,明显针对黄复兴党部和退役军人群体。这一策略能否奏效还需观察,毕竟年金改革在台湾社会争议不小。 郑丽文获得不少军系人士支持,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称她为“复兴女侠”,陆军官校校友总会也表态支持。作为军人子弟,郑丽文在台南眷村长大的背景,让她在特定群体中有天然优势。她强调要推动国民党与民众党合作,并重视党内制度建设。 张亚中这已是第三次参选党主席,他敢于谈论两岸议题,支持“九二共识”,提出“救党、救台、救两岸”口号。他承诺若当选将邀请王金平担任两岸对话代表。不过,张亚中的统派色彩较浓,在党内算是少数派,竞选资源相对有限。 最受关注的变数是现任主席朱立伦,他此前多次提及“交棒”,但最近态度模糊,一些举动被解读为可能寻求连任。他任命赵少康为中央评议委员,让后者获得参选资格,被质疑是“因人设事”。 前台北市长郝龙斌近期也表态参选意愿,他与赵少康达成默契,两人中必有一人参选。这种策略在2005年马英九与王金平竞争时也出现过,目的是避免票源分散。 根据部分民调显示,如果朱立伦参选,支持率能达到30%以上,明显领先其他候选人。但这也让党内气氛更加微妙,一些人担心会影响团结。 这次选举折射出国民党面临的深层困境,在两岸政策上,该党常常陷入被动应对;在历史文化议题上缺乏清晰论述;党中央与基层组织联系也不够紧密。 新主席无论是谁,都要处理棘手的两岸关系。大陆方面对2025年统一进程有明确规划,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主导权。国民党如何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既要避免被绿营攻击,又要维持与大陆的沟通,考验新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有意思的是,国民党主席这个职位现在似乎没那么抢手了。党内财政困难是个现实问题,每月需要大量经费维持运作,对新主席来说压力不小。加上民进党执政优势明显,在野党主席更多是“背锅”角色。 郑丽文强调这次选举体现“老干新枝”的世代交替理念,既要有新人新气象,也要团结老前辈。罗智强、郑丽文等中生代的参与,确实给这个百年老党带来一些新鲜血液。 选举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民党未来走向。能否重新凝聚支持者,在台湾政坛找回影响力,新主席责任重大。 参考资料: 看好谁担任下任国民党主席?万人网络投票结果出炉丨中时新闻网
郑丽文9月9日晚接受馆长专访,馆长问她道:“统一是不是国民党永远的痛?你怎么看?
【150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