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湖北男子去非洲开鞋厂,不料却很想念家乡菜,于是就建了3

在下雒无畏 2025-09-10 17:27:58

“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湖北男子去非洲开鞋厂,不料却很想念家乡菜,于是就建了30亩农场种菜,从来没种过地的他自学技术,雇了20多名当地人,并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种菜,从此不仅自己吃上了,还能卖到当地的中国超市,网友:种菜,是刻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能力!   天刚亮的坦桑尼亚,田埂上已经有了动静。湖北天门人老周蹲在地里,手把手教当地工人怎么给小白菜施肥,一口湖北话混着简单的当地语言,偶尔还要用手比划两下。   地里的豆角爬着架,西红柿挂着青果,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像从湖北老家的田地里搬过来的一样。 老周来非洲可不是一开始就种菜的。   2016年他从广东辗转过来,本来是想办个鞋厂,做销售批发的生意。   那时候他都快五十岁了,在广东打了二十多年工,想着来非洲闯一闯,能多赚点钱。   可没成想,在这边最难熬的不是生意上的麻烦,是吃饭的问题。非洲超市里卖的菜要么是生菜、番茄这些西式的,要么是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菜,吃来吃去总觉得少点什么。   时间一长,他就特别想念老家的菜,尤其是洪山菜薹和天门莴笋,有时候做梦都能梦到自己坐在老家的桌子上吃这些,醒来还觉得馋。   其实老周这辈子没怎么种过地。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在天门长大,家里人从没让他碰过锄头,连农具怎么用都不清楚。   可在非洲,就因为这口家乡味,他愣是下定决心要自己种菜。   一开始没经验,他就天天刷短视频,看别人怎么翻地、怎么播种、什么时候浇水施肥,白天看视频记笔记,晚上就带着工人到田里实践。   工人都是当地人,之前连中国蔬菜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老周就一点点教,翻地的深浅、施肥的多少,甚至怎么分辨菜苗和杂草,都得手把手来。   有一次,工人把小白菜种得太密了,还有一回韭菜一夜之间被虫啃得只剩杆,老周也不着急,蹲在地里跟工人一起一棵棵拔苗、找虫,慢慢教他们怎么避免这些问题。   就这样折腾了几年,老周的农场从最开始的几亩地,变成了现在的30亩,工人也从几个人增加到二十多个。   每天清晨,他都要到田里转一圈,弯腰看看蔬菜叶子上有没有虫洞,用手扒拉一下土壤,感受下湿度够不够。看着那些长势喜人的四季豆、韭菜,他总说,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老周在非洲也不是孤身一人。   他加入了当地的湖北商会,认识了不少老乡。   平时谁遇到难处,大家都会互相帮衬,没事的时候还会聚在一起,用农场种的菜、养的鸡做上一桌饭,喝点小酒,聊聊天、钓钓鱼,跟在老家一样热闹。   有时候跟老乡们一起吃饭,吃到熟悉的味道,他也会想起家里人,之前为了和家人团聚,一年要回国六趟,现在有了农场,虽然回去的次数少了,但看着自己种出来的家乡菜,心里也踏实多了。   现在的老周,早就不是那个连锄头都不会拿的“城里娃”了。   他会开着履带式旋耕机翻地,能准确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习性,甚至还能跟工人用当地语言交流种植技巧。   工人跟着他也学到了真本事,就算以后不在农场干了,这门种菜的手艺也够养家糊口。   田埂上的风吹过,带着蔬菜的清香,老周站在地里,看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庄稼,脸上总带着笑,他不仅在非洲吃上了家乡味,还把这份味道带给了更多在异国奋斗的中国人。

0 阅读:759

猜你喜欢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