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9月10日)写道:“我很高兴地宣布,印度和美国正在继续谈判,以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我期待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与我的好朋友莫迪总理进行会谈。我确信,对于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来说,达成成功的协议绝不会有任何困难!” 这和他之前那些火药味十足的言论相比,简直判若两人。那他为啥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呢? 熟悉特朗普的人都知道,他说话就像坐过山车,前一秒还在骂街,下一秒就能夸人。就拿印度来说,他之前又是批评印度的贸易壁垒“最繁重”,又是说印美贸易是“单方面的灾难”,甚至还让财长骂印度是“奸商”。 可没过多久,他又说莫迪是“伟大的总理”,不认为美国输给了中国,还说印美关系“特殊”。这种矛盾的言论,其实是他的一种谈判策略,先施压再缓和,想让对方在心理上先紧张再放松,最后乖乖让步。 这次他突然宣布继续谈判,也是这个套路。之前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到50%,把印度的纺织、珠宝等出口行业打得够呛,印度也没服软,反而加快了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比如和欧亚经济联盟启动自贸谈判,和欧盟谈得火热。 特朗普一看,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先释放点善意,把谈判重新拉回桌上。 特朗普这一系列操作,其实都绕不开中国。他之前看了中国的阅兵,被中国的强大震撼到了,心里估计挺不是滋味。 再加上莫迪在天津和普京手拉手,还和中国缓和关系,这让美国更着急了。美国一直想把印度拉进“印太战略”,当遏制中国的棋子,可印度偏偏不听使唤,反而和中俄走得越来越近。 特朗普心里明白,如果印度真的倒向中国,那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布局就全乱套了。所以他得赶紧修复和印度的关系,用贸易谈判当诱饵,把印度拉回来。他在声明里特意提到“两个伟大的国家”,就是想给印度戴高帽,让印度觉得美国还是重视它的。 不过,印度可不是那么好拿捏的。莫迪政府一直强调“战略自主”,不会轻易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之前美国让印度停止买俄罗斯石油,印度直接拒绝,还说这是“能源安全优先”。在贸易谈判中,印度也咬死了要保护农民和小企业,这可是印度的底线。 就拿这次谈判来说,印度的非关税壁垒和农产品保护政策是美国最头疼的。美国想让印度放开大豆、乳制品等市场,可印度农民本来就日子不好过,莫迪要是答应了,国内肯定闹翻天。所以,就算特朗普现在态度变软了,印度也不会轻易松口。 印美贸易谈判的难点,其实还是那些老问题。美国觉得印度的关税太高,非关税壁垒太多,比如对进口汽车的环保标准、药品的专利保护等,这些都让美国企业很难进入印度市场。 而印度呢,觉得美国在高科技产品出口上对自己限制太多,比如半导体、航空航天技术等,这对印度的“印度制造”战略是个不小的阻碍。 另外,美国之前加征的50%关税,已经让印度的出口额下降了不少,印度肯定要求美国先降低关税,才会考虑让步。可特朗普这边,国内通胀压力大,选民又盯着就业,他也得给美国企业争取点实实在在的好处,不然没法交代。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拔河比赛,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特朗普急着出成果,可印度不慌不忙,反正已经铺好了多元化贸易的路子,和中俄、欧盟、欧亚经济联盟都谈得热火朝天。就算和美国谈崩了,印度也能找到其他出路。 不过,特朗普也不是吃素的。他要是觉得谈判没进展,保不齐又会来个“突然袭击”,比如再次加征关税,或者在其他问题上给印度使绊子。而印度呢,也有自己的牌,比如继续和俄罗斯合作,在“四方安全对话”里态度暧昧,让美国难受。 说白了,这次特朗普突然释放善意,更多是战术上的调整,想把印度重新拉回谈判桌。可印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印度的战略自主和美国的霸权思维注定了这场博弈不会轻松。 最后到底是“握手言和”还是“一拍两散”,还得看双方能在多大程度上妥协。但有一点很清楚,印度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美国言听计从了,它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大国博弈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本来以为,美国拿捏中国不容易,但是拿捏印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可现在看来,我们既
【7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