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万名中国军人乔装打扮潜入巴基斯坦,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执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10 11:38:13

1968年,1万名中国军人乔装打扮潜入巴基斯坦,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执行一项绝密任务:1601工程。   那时候国际形势复杂,巴基斯坦刚开始是靠着美国的,还和美国签了防务协定,压根没想往东方看。 中国那时也处境艰难,西方封锁、苏联疏远,印度又在边境不断挑衅,几乎处在孤立状态。 直到1965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因为克什米尔问题打起来了,美国却突然把武器给了印度,这下巴基斯坦才醒悟过来,明白谁才是真正可靠的朋友。 中国尽管自己经济也不宽裕,却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巴基斯坦,不仅在外交上声援,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就是从这时起,两国越走越近,最终决定用一条公路把彼此紧紧连在一起。 这条公路就是后来的喀喇昆仑公路,又叫中巴友谊公路,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 它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的塔科特,要穿过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海拔最高处有4700多米,被地质学家称为“人类修路禁区”。 修路难度远超想象,巴基斯坦境内地形尤其复杂,空气稀薄,连水都烧不开,吃饭得用高压锅,战士们常年靠吃冷冻罐头填肚子。 山上到处是悬崖峭壁,很多人得腰系麻绳悬在半空作业,用铁锤和钢钎一点点凿开岩石。爆破更是险象环生,哑炮、塌方、雪崩随时要人命。 有一次山体滑坡,40个炸药只响了39枚,指导员齐大林上前查看时被活埋,遗体都找不完整。 牺牲从未停止。在巴基斯坦的“死亡之谷”段,路边甚至提前摆好了棺材,巴方说是为可能遇难的中国战士准备的。 整整十年建设,中巴双方就有大概700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就有一人倒下。 1979年公路终于通车,但维护之路同样艰难。2005年巴基斯坦北部大地震,一段路完全塌毁;2010年又因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淹没了近20公里路段。 但中巴两国从未放弃,年年抢险、代代养护,硬是把这条天堑变成了通途。 如今,喀喇昆仑公路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通道,贸易物资通过这里直达巴基斯坦南部港口,两地运输时间从一个月缩短到几天。 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的中国烈士陵园,88位中国筑路者长眠于此。守墓人阿里·马达德一守就是四十年,他说:“这些中国孩子为我们流血牺牲,我们要替他们国家守住这份情。” 回过头看,1601工程早已超越了一条路的意义。它见证了两个国家从陌生到信任、从孤立到携手的转变。 就像一位老兵说的:“这条路是用命铺出来的,但它换来的是一整片天地。” 信息来源: CCTV国家记忆--中巴建交70周年|揭秘“1601”绝密工程建成始末

0 阅读:103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