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我枪毙了,也不做官。”北平和平解放后,曾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的国民党上

玉尘飞啊 2025-09-10 10:34:16

“就是把我枪毙了,也不做官。”北平和平解放后,曾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的国民党上将冯钦哉,面对我党的邀请,竟然不为所动。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城,这座古都迎来和平解放。就在全城欢庆的时候,住在西单一座四合院里的冯钦哉却把自己关在屋里,谁来劝都不见。 这位前国民党上将、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刚刚帮着促成了北平和平谈判,按理说新政府会给他安排个体面的位置。可当解放军的代表第三次登门时,他撂下一句狠话:“就是把我枪毙了,也不做官!” 冯钦哉是陕西蒲城人,早年跟着冯玉祥混西北军,一路从小兵干到师长。他这人有个特点,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1933年春天,日军打下热河直逼长城,当时在陕西当师长的冯钦哉坐不住了。他连夜带着全师人马往北赶,一心想跟日本人真刀真枪干一仗。 可到了前线,上峰何应钦却让他掉头去打冯玉祥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钦哉当场就火了:“冯玉祥是打日本人的,我凭什么打抗日的队伍?” 这一拒绝,差点把官帽子丢了。但冯钦哉不在乎,他说自己是冯玉祥的老部下,就算不是一家人,也不能对着打日本人的中国人开枪。 西安事变爆发那天夜里,杨虎城派人找他,让他带兵守潼关,挡住中央军西进。冯钦哉思来想去,最后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他不但没去潼关,反而跟着何应钦的人通电全国,公开反对张学良和杨虎城。就这样,他从杨虎城的老部下,变成了蒋介石的人。 很多人骂他是墙头草,可冯钦哉有自己的算盘。他手下几万弟兄要吃饭,跟着蒋介石,部队能扩编成第二十七路军,他当总指挥,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七七事变后,冯钦哉带着部队上了抗日前线。保定战役、娘子关战役,他一仗没落下。1938年在山西稷山,他的部队跟日军小林联队硬碰硬,愣是把县城给夺了回来。 那段时间,他经常跟八路军的朱德、彭德怀打交道。两军合作打日本人,配合得挺默契。部下有人说共产党这个那个,冯钦哉就一句话:“打日本人的都是朋友。” 可惜好景不长,1938年冬天,他被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听着挺唬人,其实手里一兵一卒都没有。 他专门跑到重庆找蒋介石要兵,蒋介石当面答应给他五个军,让他打回山西老家。冯钦哉高高兴兴回去等着,结果等了整整一年,连个班长都没给他。 1941年,蒋介石又给他封了个察哈尔省主席。问题是察哈尔早就被日本人占了,省政府只能设在洛阳。冯钦哉索性就在西安家里“办公”,每月领份薪水,啥事不干。 抗战胜利后,内战打响。1946年10月,冯钦哉参与了对张家口的进攻。这一仗打得他心里不是滋味,对面是解放军,都是中国人,子弹打出去,倒下的还是自己同胞。 1948年底,解放军把北平围得水泄不通。傅作义想和谈,征求手下意见。冯钦哉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再打下去,死的都是老百姓,北平城也要毁了。” 为了促成和谈,他亲自去绥远包头接傅作义的谈判代表邓宝珊,一路护送到北平。谈判那几天,他天天守在电话旁,生怕出什么岔子。 北平和平解放后,新政府对他很客气,给了他《解放证》和《市民证》,还派人来问他想做什么工作。统战部的、民革的、老朋友邓宝珊,轮番来劝。 冯钦哉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懵了,他说自己要学明末的傅青主,宁可住土窑洞也不当新朝的官。“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人,当官的都是奴仆,我要当主人,不当奴仆。” 因为他“归而不顺”,1950年的一天,公安局以查毒品为名搜查他家。在一个上锁的箱子里发现了几支手枪,说他私藏武器,把他关进了监狱。 冯钦哉喊冤,说箱子是走掉的警卫留下的,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枪。可没人信,还是傅作义和邓宝珊多方奔走,才把他保出来。 出狱后的冯钦哉更加沉默了,他在西安开了个小买卖,每天就是进货、算账、跟顾客聊天,跟个普通老头没啥区别。 有意思的是,这个不爱当官的人,却很会做生意。早在民国时期,他就在陕西搞房地产开发,成立过通济信托股份公司,算是西北最早玩资本运作的人之一。 回头看冯钦哉这一生,他不是英雄,也算不上枭雄,就是个在大时代里随波逐流的普通人。他有自己的坚持,比如打日本人的时候从不含糊;也有自己的算计,为了部队的前途投靠蒋介石。 最让人琢磨不透的,还是他那句“宁死不做官”。或许在他心里,不做官是保全自己最后一点尊严的方式。毕竟打过内战的手,再去握和平建设的笔,这个弯他转不过来。 冯钦哉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那个年代的很多人,都像他一样活在矛盾里,想守住点东西,又不得不随大流,最后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给动荡的人生画个句号。 名将后裔·我的先辈与抗战(四)冯钦哉之孙冯寄宁:祖父是位正直的人——凤凰陕西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