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一) 我小哥名叫蔡玉国,和我同地不同天,也就是同一个母亲而不是同一个父亲。 小哥父亲喜欢家暴,被人称为“铁匠”,母亲,大哥,小哥,常遭他毒打。遇到这样的人,只能说是命苦。 小哥父亲在他几岁时得病死了。留下孤儿寡母三人,日子过得挺难的。 后来,大队办伙食团,我父亲是司务长,母亲是伙食团员工。当时,父亲离了婚,母亲守寡,于是两人走到了一起。生了三哥和我。 父亲并没因有了三哥和我,就对大哥和小哥不好,他是把大哥和小哥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对待的。由此可见,我父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我们家住在汪家街,奇怪的是,这个村没有一个姓汪的。至于为何叫汪家街,现在是没人知道的了。于是汪家街这地名,也就是谜一般地存在。 汪家街临一条小河,河水清澈纯净,倒映着蓝天白云,站在桥头低头一看,好像水里有着另一个天地。 夏天,烈日炎炎,汪家街的小孩子都喜欢到河里去洗澡。他们的水性很好,都是在这条小河中练就的。 然而小哥在刚学会游泳不久,就出事了。 他先游到了河对岸,然后又游回来,可在游到河心时,人却沉了下去。 当时还有一些小孩,看到我小哥沉了下去,大喊救命。村里的大人听到叫喊声,忙跑向河边,扑通扑通跳下河,四下里搜寻。他们水性特好,能空着手在河里把鱼逮上来。按常理,他们是能把我小哥救上来的。之前有小孩洗澡沉到河里,他们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小孩救上来。 只是这一次,他们从我小哥沉下去的地方,搜寻了很远,都没能找着人,他们心里也觉得很奇怪。有人在心里觉得,我小哥应该是该死的,不然,这么多人,怎么也能找到的。 他们也知道,这被淹的人,必须短时间救上来,时间稍长,这人即便拉上来,也没救的了。而现在时间已过去了很久,即便把我小哥拉上来,也没救的了。于是他们体内那股子劲都松懈了下来,也就不再找了。只有等过一天,这人会自己浮起来的。 大人们上了岸。谢二哥站在河心的桥墩上,把脚伸进河里趟脚上的泥。突然,他一脚把小哥撬了起来,大喊一声:“小娃儿(小哥的小名)在这里!”话音未落,谢二哥便跳了下去。其他几个也跳了下去,把小哥拉了上来。 只是此时的小哥,身子硬梆梆的。拉他上来的人,虽然知道我小哥没救了,可还是照老习惯,把他斜放在田坎上,用泥将其屁股捂住,让肚子里的水流出来。 母亲听到消息赶来时,小哥鼻孔流出了血。大家一见,忙说,完了,这人没救了。在我们这儿有这么种说法,被淹着的人,见到亲人,七窍来血,这人便没救了。 有人劝我母亲,把小哥埋在这河边。我们那儿小孩子死了,都是埋在河边的。母亲不同意。她不是不想把小哥埋河边,而是她认为小哥还有救。大家也就不好说什么,只是向我母亲投来同情的目光。 最后,村民们都散去了,只留下母亲在这里守着小哥,边哭边说着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母亲听到小哥呼出一口气,这可令她惊喜万分。过了一会儿,小哥竟然活过来了。在村民们看来,这真的是个奇迹。他们都认为,这是我小哥命长。 后来,小哥二十多岁时,还被淹过一回。那次涨洪水,小哥与其他人乘柈桶过河,去张河沟割草。回来时,柈桶已撑到河岸,就在大家从柈桶上下来时,柈桶翻了,人全都翻到河里去了。 有人见了,边喊救命边去救人。先拉起来的人中,有两三个都昏过去了,倒放在田坎上控水,小哥是最后一个拉起来的,他却没事,能自己走路。这说明小哥的气很长。 在生产队时,也许父亲是队长,小哥成了生产队的养牛员。这活比较轻松。每天就是割喂牛草,牵牛到河边去洗澡。小哥在割喂牛草时,遇到有野果子,他舍不得吃,会拿回来给我和三哥吃。我和三哥每天都盼着小哥能带回来野果子,吃在嘴里,甜蜜蜜的。 那时的喂牛草不好割。平地的草都被大家给割了。因为生产队要收草,拿来沤粪,这些草能换工分的,所以大家有空都会去割草,能落点工分算点工分。小哥要割草来喂牛,就只能到陡坡和危险地方去割,因为那些地方,大家怕危险,都不敢去。 有一次,小哥就在一陡坡上去割草时,脚下一滑,摔了下来。摔得很严重,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医院要求交钱,可是我们家没有钱。还是父亲找了县人民银行行长出面,才没交钱住院的。医生检查,小哥是把肠子摔断了。听说医生是用狗肠子给小哥接的,不知是不是真的。等到快出院时,家里拿不出医药费。有人对我父亲说,可以偷偷跑出来。父亲没有办法,便照办了。没想到,医院并没有跑来要钱。 当大哥小哥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却因为他俩很是老实本分,没姑娘能看得上。 不过,我父亲是个很有能耐的人。他读过私塾,解放前当过里长,解放后当过大队司务长,生产队队长,保管员。他让大哥和小哥都成了家。大嫂姓吴,是邻队的,人也很老实本分,跟大哥倒是很般配。她是她母亲改嫁带到吴家来的。大嫂娘家条件也不好,她的父亲母亲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这才讲成了。 至于小哥的婚事,父亲费了不少的心思。本地不好找,父亲便为他找了个隆昌的。那时隆昌很穷,比我们这里穷多了,连吃的都没有。
小哥(一) 我小哥名叫蔡玉国,和我同地不同天,也就是同一个母亲而不是同一个父亲。
睿评趣事
2025-09-08 23:40:41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