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乱,也比中国强”谁都想不到,这句话居然出自我国倾心培养的物理天才尹希之口

烟雨评社 2025-09-07 15:35:08

“美国再乱,也比中国强”谁都想不到,这句话居然出自我国倾心培养的物理天才尹希之口——他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却在接受公费留学时,放弃国籍忘了本,那么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浪潮里,顶尖人才的去留,早已不只是个人的选择题,更像是一个时代抛给所有人的大问题。而物理学家尹希,就是这个宏大命题里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尹希的人生开局,简直就像是为“天才”这个词量身定做的剧本。1983年,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天赋早早显现。别人还在玩泥巴的年纪,五六岁的他已经能和父母聊微积分了。九岁那年,他就自学搞定了小学的全部课程。 在学校里,他更是个“神童”般的存在。上课从不记笔记,但老师讲的内容他不仅能一字不差地复述,还能举一反三,给出一道题的好几种解法,让老师们都看呆了。九岁半,他顺利进入北京八中专为超常儿童设立的班级,潜力被进一步挖掘。 他不是那种恃才傲物的孩子,反而有着惊人的自律。每天早起跑步,雷打不动地七点准时读书。这份超乎年龄的成熟,让他在十二岁那年就站上了高考的考场,并以572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录取,成了当时学校里年纪最小的学生。 在中科大,他像海绵吸水一样疯狂汲取知识,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同时,他也没落下体育锻炼,校运会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十七八岁,他从中科大毕业,手里握着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多所顶尖学府的橄榄枝。 最终,他选择了去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据说当时他是哈佛最年轻的博士生。临走前,他还曾向导师承诺,学成之后一定会回来。在哈佛的日子里,他几乎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的家,经常一头扎进去就研究到凌晨。 他的才华在世界顶级的学术殿堂里愈发耀眼。二十二三岁就拿下了博士学位,哈佛为了留住他,甚至打破了本校博士不能留校的百年惯例,直接聘请他为物理系的助理教授,待遇相当丰厚。他的研究方向是深奥的弦理论。 之后的职业道路更是一路绿灯。2008年,年仅二十五岁的他成为哈佛物理系副教授;到了2015年,三十二岁的尹希晋升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他的研究成果频频登上《物理评论快报》这类国际顶级期刊,在学术界名声大噪。 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些选择和言论,却在中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他在哈佛期间与一位美国白人女性结婚,有了孩子,并加入了美国国籍。这让许多当初对他寄予厚望的国人感到心寒。 更激起争议的是他的公开发言。有记者问他,美国社会问题那么多,为什么不考虑回国?他坦言,社会状况和他的科研没关系,只要能提供他想要的研究环境,他就会留下。 他直白地表示,在中国,科研经费、项目审批这些环节,行政干预太多。而在美国,只要凭成果说话,就能拿到资源、组建团队。甚至有传言说,他曾讲过“美国再乱也比中国强”这样的话,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感。 一时间,“忘恩负义”、“崇洋媚外”的指责铺天盖地而来。大家觉得,国家倾注了那么多优质资源培养他,他却选择为别国效力,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 不过,熟悉他的人也透露,尹希并非完全不关心中国,他常常回国参加学术会议。近年,他对回国的态度似乎也有所松动,表示“要回肯定不是一个人回”,暗示可能会带领团队一起。在他眼中,或许只有纯粹的公式和理论,选择的只是他认为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 尹希的故事,已经超越了他个人。他的经历,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顶尖科学家来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是顶级的硬件设备,是绝对自由的学术氛围,还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如今,中国的科研投入越来越多,大科学装置也拔地而起。但如何真正营造一个能吸引并留住全球顶尖人才的软环境,或许才是未来更需要解答的课题。至于尹希,他现在仍在哈佛继续他的研究,未来会不会带着他的团队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信源:科学网——《最年轻哈佛华人正教授尹希:我是一个非传统的人》

0 阅读:8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