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宣言》全票通过,印方得偿所愿,莫迪对中国给出高度评价上合峰会圆满结束,《

庚黑星君 2025-09-07 02:21:09

《天津宣言》全票通过,印方得偿所愿,莫迪对中国给出高度评价

上合峰会圆满结束,《天津宣言》全票通过,印方终于如愿以偿,心满意足的莫迪,对中方给出了前所未有的评价。

在印媒的报道中,此次对中国的访问,成了莫迪今年最关键的外交舞台,从峰会现场频繁的领导人握手,到社交媒体上二十多条动态的密集发声,再到最终签署《天津宣言》,这场被印媒称为“转折之旅”的访问,意义非常深远。其中,有两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情况:其一,访华结束之际,莫迪发文感谢中方,对这次访问给出了“富有成效”的评价;其二,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对印方的举动表现得非常“不淡定”。

【印方这次如愿以偿】

莫迪“收获颇丰”,印度转向“务实”

先来聊一聊莫迪这次为何转变态度,之所以说“转变”,自然是因为此前印方有不少“黑历史”,印方高层拒绝签署联合声明,在关键议题上“唱反调”,质疑扩员程序,公开反对“去美元化”,不难看出其“拒绝合作”的态度。

但这次在天津,莫迪不仅全程配合,还主动签署宣言,原因倒也不难理解,说白了印度这次尝到了“甜头”。

此次《天津宣言》涵盖多个领域,提到的军事合作、投资便利化、能源互联、数字经济,哪一条不是印度眼馋的?

印度这些年军购依赖俄制装备,可美国总拿“制裁”说事;国内市场虽大,却缺高端制造技术;能源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管道和航线安全始终是心病,宣言里这些条款,正好解决了印度的痛点。

【印方转向“务实”】

更关键的是,宣言里反复强调“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这简直是给印度的“小算盘”递了把梯子。

众所周知,印度总觉得自己是“大国”,虽然向西方靠拢,但也不愿被西方那套“规则秩序”绑定,而上合这种“协商一致”的模式,刚好给了它在多边场合说话的空间。

说白了,莫迪这次的立场转换并不突兀,而是算准了——跟着上合的节奏走,比跟着美国更能捞到实际好处。

还有个细节值得琢磨:莫迪在峰会期间频繁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互动,从俄罗斯总统到中亚国家元首,镜头里的他笑容满面。

这种“刷存在感”的行为,本质上是在向美国传递信号:印度不希望做一个“附属品”,它有能力在中美俄之间走出自己的路。

【莫迪在峰会上“存在感”很强】

美国对印度的“控制术”,失灵了

对于莫迪在天津的积极表现,最坐不住的当属特朗普,他在自己社交媒体上炮轰印度“对美贸易单方面”,还威胁加征50%关税,这通火撒得一点都不意外——毕竟印度最近的举动,简直是在拆美国的“印太战略”台。

这些年美国拉拢印度,核心就一个目的:用印度制衡中国。从军售到联合军演,从“四边机制”到科技合作,美国历届政府没少下功夫。

可印度从来不是省油的灯,它接受美国的拉拢,却从不愿真正“选边站”,拒绝跟随制裁俄罗斯是这样,这次在上合框架下和中国、俄罗斯深化合作更是如此。

因此,特朗普的愤怒,本质上是美国对印度“战略自主”的无力感,美国习惯了用“关税大棒”和“利益诱惑”让盟友听话,但印度不是一般的盟友——它有14亿人口的市场,有庞大的劳动力,特别是当印度发现和中国合作,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时,自然不会把美国的威胁太当回事。

更让美国尴尬的是,印度这次转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大批“全球南方”国家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上合峰会上,20多个非西方国家的领导人聚在一起,签宣言、谈合作,话题从反恐到气候变化,从能源安全到数字经济——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事。

相比之下,美国长期通过各种方式搞对立,可印度等国家用实际行动证明: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选边站队”。

【美方表现得非常“破防”】

中印“共舞”,前路漫漫

最后再说回莫迪访华的事情,印方这次的合作态度,确实是个积极信号,但要让中印真正“共舞”,还得看印度接下来的行动。

从积极角度来说,中印作为两大体量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印度有大量的劳动力;中国在数字经济、新能源领域领先,印度在生物医药、软件开发上有优势,如果能把这些互补性转化为合作,两国经济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更重要的是,中印在多边议题上有共同利益。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两国都需要携手。这次上合宣言里提到的“共同反对单边制裁”“促进发展中国家债务可持续性”,其实都是中印共同关心的。

莫迪在会谈中主动提“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中方回应“志同道合是力量,求同存异是智慧”,这相当于给两国关系定了个基调——有问题可以谈,但别让分歧挡住合作。

不过话虽如此,“中印共舞”的挑战也不小,印度国内的政治生态复杂,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部分势力始终把中国当“威胁”。

莫迪政府如果要推动对华合作,得先过国内这关。比如扩大对华贸易,可能会被反对党攻击“卖国”;加快边界谈判,可能被激进势力骂“软弱”。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合作很可能卡在“口头表态”阶段。

【印方想合作就得学会管控分歧】

此外还有美国的干扰,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会轻易消失,印度大概率会继续在中美间“骑墙”——一边和中国谈合作,一边和美国保持联系。

这种情况下,要想合作继续深化,印方就得学会“管控干扰”,把精力放在共同利益上,而不是被第三方牵着鼻子走。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