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女子的老父亲92岁,她将父亲送进一个很好的养老院,每月8200元

文史小将 2025-09-06 11:19:33

内蒙古呼和浩特,女子的老父亲92岁,她将父亲送进一个很好的养老院,每月8200元,工作人员唱歌欢迎他,老人非常高兴,结果入住才三四天,老人就卧床不起了,他被精神虐待了,他坐在轮椅上3个小时,想躺一下,可喊了快60次都没人理他,导致他住院了,精神状况非常差,女子要求养老院赔偿20万。 李女士(化名)的父亲已经92岁了,照顾一个高龄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全身心的陪伴。 她需要一心一意地照顾着父亲,但生活中的重担也让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工作、家庭,再加上照顾父亲的责任,让她每天都在不同的压力之间挣扎。 渐渐地,李女士意识到,父亲已经进入了需要专业照顾的阶段,她开始考虑是否该将父亲送进养老院。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比较,李女士决定将父亲送到一所条件更好的养老院,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设施也更加完善。 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让她感到更加放心。 尽管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愧疚,但她知道这是最合适的选择,父亲需要专业的照顾,而她也能从繁忙的日常中解脱出来,去更好地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那天,李女士带着父亲来到新的养老院,刚走进大厅,她便感受到了与之前不同的氛围。 大厅里布置得温馨又整洁,明亮的灯光和柔和的音乐让整个环境显得轻松舒适。 工作人员微笑着走上前,唱起了热情的欢迎歌,看着这一幕,李女士的心情不由得轻松了许多。 可是,这份安心却极其短暂,仅仅三四天后,一通来自医院的电话便将这层美好的幻象彻底击碎。 事实的真相,由一段冰冷的监控视频揭开。 视频画面中,92岁的老人孤独地坐在轮椅上,表情显得有些疲惫,偶尔低下头,用手揉揉眼睛,显然身体不适。 他低声发出求助的声音,最初只是轻声的呼喊,渐渐地变得更为急促和有力。 那一声声的呼喊,透过空旷的大厅传来,但周围的工作人员却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在视频中,老人持续发出近60次清晰的求助信号,他不断地试图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可是,身边的工作人员看电视、聊天,就是没有给予老人任何关注。 老人发出的求助声音,并未引起任何人的重视,直到他自己因无法忍受体力透支而变得更加虚弱,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李女士对父亲遭遇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法律上的调查结论。 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服务不周的失误,而是一次精神上的虐待。 尽管目前这一指控还需经过专业鉴定,但她知道,父亲所经历的已经远远超出了“服务不到位”可以解释的范畴。 李女士回忆起送父亲进养老院时的心情,她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心托付的地方,为了确保父亲的晚年能够舒适和有尊严,她几乎精挑细选了这家养老院。 可是,如今的状况让她感到彻底的背叛。 这家养老院的费用并不便宜,每个月的费用高达8220元,外加押金和床品费用,李女士一共支付了29000多元。 这样的费用,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相当高的了,而她选择这家养老院,正是看中了其“高端”的服务和设施。 她认为,这样的价格至少能保证父亲在晚年能够得到细致的照顾,享受到合适的服务,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李女士坚信,父亲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被动体位的阶段,老人不能自如地活动,需要工作人员的帮助来完成日常活动,尤其是床位的移动、上厕所和休息时的安置。 但在养老院内,工作人员的态度和行动却令她失望透顶。 面对这种状况,李女士多次与养老院协商,要求对父亲受到的待遇作出相应的赔偿。 养老院方面最终答应退还她的全部费用,但李女士并不满意。 她认为,光是退款并不足以弥补父亲遭遇的精神创伤和身体伤害,因此她要求养老院再赔偿20万元,作为对父亲所承受的精神和身体损失的补偿。 与此同时,李女士决定将问题投诉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政局,寻求法律上的帮助和支持。 此事迅速在网络发酵,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面对现实吧,我朋友的父亲坐轮椅上不能自理了住进了养老院,有一次外出路过养老院就进去看一下,到了宿舍人没在,一问去洗头去了,看来对老人照顾的挺周到,找到了洗脸房那一看,所有坐轮椅的老头一排有三十多个,一位大婶级女员工手拿一块毛巾,推上来一个,放点热水一冲,然后毛巾连头带脸一气呵成一擦,喊下一个,相当快,三十几个老头刚擦完,又推来二十几个老太太,居然换了一块毛巾。” “我朋友在国外,他母亲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养老院,有时朋友会委托我去处理一些小事,有一次饭点我过去看见工作人员在喂饭,朋友失智的母亲被工作人员像动物一样对待,我装作没有看见,事后我也没和朋友说起,一我担心朋友无能伤心,二以我对社会及人性的了解,换一个工作人员或换一个养老院不一定会比现在的情况好多少。”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677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