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宣布了!9月4号,印度工商部突然宣布:要对从中国来的电梯导轨加税,最多加到一半多,而且一口气就要收五年。 这就是说,中国产品在印度卖价得涨不少,毕竟印度工商部这次可是动真格的。 要知道,电梯导轨这东西可不是小零件,是电梯上下运行的"腿脚",中国货在印度市场一直挺受欢迎,光2023年,咱们对印度出口的电梯导轨就涨了28.4%,像浙江Bonly这样的企业,光是今年前八个月就给印度发了好几批货,从T45到T89各种型号都有,现在这么一加税,原来卖100块的东西,现在最多得卖151块,印度买家要么多掏钱,要么就得找别家。 可印度为啥非得跟电梯导轨过不去?说穿了还是本土钢铁业喊疼喊得厉害,这两年印度钢进口量蹭蹭往上涨,2024到2025财年净进口了950万吨,创了九年新高,其中七成多都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 印度钢铁协会一看这架势坐不住了,赶紧找政府哭诉,说进口货太便宜,把本土企业逼得快活不下去了。于是乎,贸易救济总局立马建议加税,美其名曰"保护国内产业",其实就是给本土钢铁企业,尤其是金达尔这样的巨头撑腰。 不过,这招也不是第一次用了,今年4月印度就对部分钢铁制品加了12%的临时关税,6月又对数字胶印印版下手,现在轮到电梯导轨,看来是把加税保产业当成固定套路了,有意思的是,他们加税还挺会挑,像不锈钢、电工钢这些高端货就豁免了,专盯着中端产品使劲,说白了就是既想要便宜的高端材料,又不想让本土中低端产业被挤垮。 但这波操作最尴尬的可能是印度自己的建筑商和电梯厂,之前依赖中国货图个物美价廉,现在税率一涨,成本肯定得转嫁到房价和物业费上,可本土企业又接不住这摊子,要是能接,印度也不至于连续两年成钢净进口国了,中国企业倒是有后路,像之前应对欧盟反倾销那样,去越南、墨西哥建个保税工厂,换个马甲接着卖,反正东南亚国家这几年电梯导轨配套企业增长得挺快,年均23.6%呢。 说到底,这还是中印贸易失衡闹的,中国一直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印度看着心里不舒坦,就总想找点由头限制中国货,可话说回来,光靠加税也不是长久之计,印度喊着要在2030年实现3亿吨钢产量的目标,可真要实现这个,靠关起门来保护不如踏踏实实搞技术升级。,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是本土企业光等着靠关税红利过日子,不琢磨怎么提升竞争力,到头来可能还是扶不起的阿斗。 而且,这种单方面加税的做法,说白了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老套路,短期看确实能给本土企业喘口气,但长期来看,既坑了本国消费者,又扭曲了产业链,中国企业经历的贸易摩擦多了,早就练就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本事,东南亚、拉美市场都能开拓。 倒是印度得想想,老是这么临时抱佛脚式地加税,最后会不会把自己的市场信誉给加没了?做生意讲究的是公平竞争,靠关税壁垒砌墙,砌得再高也挡不住全球产业链的规律。
风向变了!多家印度媒体齐发声,中国城市的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远非印度能比,印度要
【18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