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九三胜利日阅兵的隐藏主角?
看完九三胜利日阅兵,虽然大家都从军迷变成了军盲,但心里那个扬眉吐气啊,我们终于实现了“把落后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对岸”!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肯定是各种新的导弹、战车和飞机,展现出的新武器装备、新的科技创新、以及新的体系作战理念,我说一句蓝星上最先进不过分吧?
但我还是有点疑虑,这么先进的装备真会有出鞘的那一天吗?或者说是真的有人敢于面对如此强大的军力吗?就像核弹最有价值的时刻在它发射之前,在这个层面上,本次阅兵展现出的先进武器的威慑意义甚至还要大于它们的实战意义。
那么在未来战争中,距离战斗最近的反而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三个新的兵种:信息支援部队、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他们才是本次阅兵的隐藏主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想个问题:
谁才是九三胜利日阅兵的隐藏主角?
0
1
在2025年7月31日,官方才将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四个兵种的军旗公布,这是三支“新质力量”已作为独立兵种第一次对外确认。
在本次93阅兵中,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公开亮相。
本次阅兵也展示了信息作战群的武器装备,这是本次阅兵最为神秘也是保密等级最高的方队之一。其中有电子对抗、指挥通信、卫星通信、测控雷达等不同功能和职责的装备,能够大大提高军队的全域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他们都是网电火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钢铁洪流的战争时代过去了,制空权、制海权等也逐渐满足不了需求,制信息权才是未来战争的核心。
0
2
信息支援部队定位为“协调建设与运用网络信息体系”的关键支撑,要深度融入联合作战体系并实施“信息支援行动”。
解放军报把“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作为建设重点,要求精准高效的信息支援。
简单来说就是打通与防护指挥通信的“神经系统”, 提升联合作战与全域作战效率。
军事航天部队的职责是争夺制天权,稳住天基支撑,确保“安全进出与开放利用太空”。
国防部新闻发布会明确建军目的之一是提升太空危机管控与综合治理能力。这意味着军事航天部队负责了平时到战时的天基支撑与太空安全。
美国空军大学CASI与国际安全期刊研究都把中方天基力量的核心任务归纳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导航授时。并指出在战争场景中,太空对作战节奏与精确打击至关重要。
而美国国防部2024年《中国军力报告》将太空/反太空列为解放军正重点补齐的作战域,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了战时压制对手卫星体系的企图与手段。
网络空间部队是以“防”为先的国家级网防屏障。
国防部对其职能的权威表述是——筑牢国家网络边防、发现和抵御网络入侵、捍卫网络主权与信息安全。
外界猜想中,他们的职责是防御对手的网络攻击,保护指挥系统、武器系统、金融与能源网络。在战时发动网络进攻,瘫痪敌方防空系统、交通网络、电网。
在未来战争中,网络战可在“零开火”的情况下让敌方陷入瘫痪,是“无形的战略打击”。
结论
三个新兵种看似负责不同的职责,实际上都在强调信息主导、联合作战、智能化作战。
信息支援部队提供可靠的体系化信息链路,把陆海空火等力量“织”成作战系统。军事航天部队提供天基侦察/通信/导航与太空安全。网络空间部队负责网络攻防与信息对抗。
他们的作战目标都直指“制信息权”。
未来战争不是战场的硝烟滚滚,而是电子对抗的虚拟战场上的虚虚实实的极致攻防。
故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新时代,真正的强者能够将战争结束在开始之前,决胜于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