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阅兵,日方回应“如何看待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今年9月3日,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中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对此东京方面的回应显得颇为微妙,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政府正密切关注,但对中方阅兵的意图不便评论。 这番表态听起来四平八稳,滴水不漏,林芳正紧接着重申了日本战后的一贯立场,强调基于“绝不重蹈战争覆辙”的决心,会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国家道路。 他还特意提到,日中双方已确认要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共同致力于构建一种既有建设性又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这套外交辞令,可以说是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几十年来的标准操作,旨在塑造一个温和、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但话音未落,行动却指向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翻开日本最新的国防白皮书,对中国的定位赫然写着“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应对之策则是联合美国等盟友伙伴,以综合国力进行抗衡。 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是毫不含糊,军费开支正朝着占GDP百分之二的目标大步迈进,政策上,和平宪法的限制被不断突破,武器出口和与他国共同研发的口子已经撕开。 硬件升级更是让人瞠目,通过采购F-35B战斗机,日本的准航母摇身一变,成了能起降固定翼飞机的真正航母,更具冲击性的是,三菱重工研发的12式地对舰导弹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升级。 就在8月29日,官方宣布将在熊本地区部署这款导弹,它的射程从过去纯防御性质的200公里,一跃暴增至1000公里,性质也彻底从防御转向进攻,其打击范围足以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对航母等重要目标构成直接威胁。 这种军事上的激进转向,并非只是政府的单方面行动,其背后是日本国内思潮的汹涌暗流,8月31日,一场在东京千代田区举办的座谈会,就公然鼓吹那场太平洋战争不是侵略,而是为了“解放亚洲”。 以历史学家庵野丰为代表的所谓“札幌学派”,甚至荒唐地建议将日本投降日定义为“亚洲解放日”,试图从根本上颠覆历史叙事。 与此同时,一股名为“三圣党”的新兴政治力量正在崛起,在一些民调中,其支持率竟已高居第二,仅次于老牌的自民党,这个党派高举“日本优先”的旗号,纲领充斥着对传统、家庭和国家自豪感的拥护,极力鼓吹崇敬天皇与日本遗产。 他们毫不掩饰地仇视外国人,尤其将矛头对准中国,其最终目标是恢复日本帝国时期的价值观,一个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是,日本年轻一代对战争的敬畏感似乎正在快速消退。 面对日本这套言行不一的组合拳,中国的回应也变得异常清晰和强硬,阅兵式上展示的大量先进武器,就是最直接的信号,从长航时、火力猛的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到能够横渡太平洋的AJX002无人潜航器,展示了未来战争的全新形态。 空中有第五代战斗机和新型电子战机,地面则有让对手难以防御的超高音速地对地导弹,中国的反舰能力更是形成了体系,鹰击-15、-20、-19、-17四类超高音速反舰导弹,构筑起一道致命的“航母禁区”。 行动上,中国海军的绍兴号驱逐舰不久前才环绕日本航行一周,而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的存在,已近乎常态化,拥有三艘航母(福建号即将服役)的中国海军,正以实实在在的力量,回应着对岸的战略转向。 日本这种口头和平、行动备战的矛盾策略,非但没能换来想要的安全感,反而加剧了地区的不信任,将东亚拖入一场典型的安全困境,这种言辞与行动的巨大分裂,正让其官方口中的“建设性、稳定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日本媒体直播九三阅兵,引发日本网民强烈关注!当中国那场纪念抗战胜利的阅
【37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