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现代体系化作战装备的过程中,各类国产无人装备乃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9•3大阅兵中不难发现,陆地部队的无人战车和“机器狼”、航空兵部队的多款无人、海军水面舰艇的无人作战艇,均带给我们不小的震撼。而更加引人关注的地方在于,数款水下无人装备的集中亮相,或预示着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战术战法,将迎来一轮巨大革新。九三阅兵亮点全解析 这其中,外形宛如小一号潜艇的国产新型自主无人潜航器,因其较大的体量和吨位,无疑最适合承担水下远程作战任务。那么,这种“远程”会远到怎样的程度呢?是否可与现代常规潜艇的水下续航力相媲美,进而成为至少可全程伴随常规动力潜艇水下作战,以及可有限伴随核潜艇遂行水下作战的新质战斗力呢?相关概率恐怕并不为0。 事实上,潜行水下的潜艇,是所有作战装备中,对外部态势感知能力需求最高的一款,而仅依赖于自身搭载的主动和被动声呐所提供的的态势感知信息,往往无法在海况和海地地形复杂的海域中,获得全面的航行条件、战场条件和敌我位置等重要情报。就以曾在中国南海发生水下撞山的美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为例,其在陌生海域盲目开启高速潜航模式,固然是事故发生的主因,但态势感知能力不够充足,亦是事故原因的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想,倘若该艇当时拥有水下无人僚艇的伴随,且无人僚艇可前出实施“侦察探路”,那事故即可在很大概率上被避免。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在无人僚艇的伴随作战下,我方潜艇可更快、更早且更好地掌控交战水域的水文信息,并提前获知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艇的动向,进而让自身占据有利地位,实施“先敌发现,先敌打击”。有人驾驶潜艇+无人僚艇,这大概就是国产自主无人潜航器的意义所在吧。
大阅兵踢正步1厘米误差很难吗?相当难,但普通人也能练!关键在这几点大阅兵里徒步
【3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