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跑马拉松夺冠后哭诉调休的护士,到底冤不冤?
大家最近应该都被这位叫张水华的护士刷屏了吧?哈尔滨马拉松,她腿上还带着生理期的血迹,居然以2小时35分27秒的成绩卫冕国内女子组冠军。
这身体素质、这毅力,说实话真挺让人佩服的。
可谁能想到,她冲过终点后对着镜头不是分享喜悦,而是眼泪汪汪地说出一句:“我只希望领导能够支持我周末调休。”
这一哭,就把天给哭塌了。
本来嘛,比冠军更打动人的是一个励志故事:一个普通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训练,最终人如其名“水华”——水中之花,逆境绽放。
可剧情根本没往大家预想的那个方向走。
她这一哭非但没换来同情,反而引来全网哗然:“你都拿了冠军了怎么还委屈上了?”“你这分明是道德绑架啊!”……
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
先说说张水华的身份,她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士,按说这工作挺稳定的,多少人羡慕的体制内岗位。可人家不光是护士,还是个马拉松 “达人”,不对,说是 “职业选手” 都不为过。
有人统计了一下,就今年这大半年,她最少参加了 10 场马拉松,从 3 月到 6 月,浙江、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云南、黑龙江…… 全国跑了个遍,平均一个月得请假出去比两次赛。
而每场比赛,几乎都占用周末两天(周六领物资、适应场地,周日比赛)。
那么问题来了:她是个护士啊,医院24小时运转、周末也要排班的那种。她这么频繁地外出,班是谁值的?手术是谁跟的?病人是谁照顾的?
果然,后续信息透露:医院领导并没有明确阻止她参赛,但也没有无条件支持。他们的建议非常实际,“你可以去,但你要自己跟同事协调好换班。”
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吧?医院不是她家开的,每个护士都有自己的排班,都想周末歇班陪陪家人,凭什么就得围着她转?
你频繁要周末出去比赛,意味着总有同事得为你的梦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可张水华不乐意,非得对着媒体哭,这不明摆着想用舆论给领导施压吗?
有网友说得特别透彻:“这就是道德绑架,想让领导逼着同事给她换班。”
但争议还不止在“换班”这件事本身。更多信息被挖出来后,大家突然发现:张水华的马拉松,根本不是什么“用爱发电”的业余爱好。
圈内人爆料说,张水华早就达到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水平了,光靠跑马拉松拿的奖金就可能有几百万,还签了 361 的代言,这收入比她当护士的工资不知道高多少倍。
原来,她现在是拿着医院的稳定饭碗,外面还有个年入百万的 “副业”,这日子过得够滋润了吧?
可她还不满足,非要让单位为她的 “爱好” 开绿灯。
后来她回应说 “马拉松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可能”,这话听着挺高大上,可细琢磨琢磨全是漏洞。
实现人生价值没问题,赚钱也没问题,但凭什么要牺牲同事的休息时间?
要是真把马拉松当命根子,要么干脆辞职专门去跑,要么就用自己的年假、事假去比赛,扣工资也认了,没人拦着。
可她偏不,非要 “既要又要”。既要医院的稳定编制、五险一金的保障,又要像自由职业者那样随心所欲地去比赛赚钱,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再说了,医疗行业可不是闹着玩的,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安危。要是每个护士都像她这样,动不动就为了自己的 “副业” 请假调班,那科室的排班不乱套了?其他同事不得天天替她加班补窟窿?大家都是拿工资干活的,凭啥别人就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迁就她?
最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她哭的时候提都没提感谢同事和领导,反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 “受委屈的弱者”,好像领导不特殊照顾她就是不对。
这一下可好,以后哪个同事还敢跟她换班?万一换了班出点啥事,或者自己想休息的时候没人换,那不是自找罪受?她这一哭,不光把领导架在火上烤,还把自己和同事的关系全搞僵了。
现在网上吵得热火朝天,可最该被关注的一群人,她的同事们,却连个声音都没有。没人问他们愿不愿意一次次替张水华顶班,没人问他们是不是每个周末都得被迫加班,也没人问他们心里到底委屈不委屈。
张水华倒是哭痛快了,可她的眼泪能代表道理吗?显然不能。
说句实在话,佩服她为了爱好拼搏的劲头,但做人做事得讲规矩、懂分寸。拿着体制内的好处,又想占着自由职业的便宜,还想用眼泪道德绑架别人,这事换谁都看不过去。
真要是热爱马拉松,就光明正大地去追求,别把自己的梦想建立在别人的牺牲上;要是舍不得护士这份稳定工作,就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别总想着两头占。
又要又要的贪心,最终只会落得两头不讨好的下场。
没有爱就没有伤害
凭什么要别人为她的爱好,她的第三产业赚钱买单?
潇洒的活着
这不是典型的白眼狼吗?每个月都能出去赚外快,不感谢和她调班的同事,不感谢批准的领导,居然还想道德绑架领导和同事必须给她调班。要不别调班了,直接不用去上班了,让领导给你吃空饷得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