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1日发布,山西,男子为了方便,把85岁老母亲送养老院,本以为能让母亲安享晚年,不料,刚进去不久,他就接到母亲电话,说自己在养老院被打了,男子急忙赶到养老院,发现母亲全身是伤,送医后被诊断肋骨、腰椎等多处骨折,男子果断报了警! (信源:封面新闻——山西运城一老人在养老院遭殴打,家属:母亲面部淤青,身上多处骨折) 解先生的手机在凌晨三点突然炸开,屏幕上跳动的 “养老院” 三个字让他头皮发麻。 “儿啊,他们打我……” 电话里母亲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叶子,夹杂着压抑的哭腔。 他抓起衣服就往外冲,脑子里一片空白 —— 七天前送母亲去养老院时,院长拍着胸脯保证 “比家里还贴心”。 推开养老院房门的瞬间,解先生的腿差点软了。 85 岁的母亲蜷在床角,花白的头发乱糟糟贴在脸上,左边脸颊肿得老高,眼角的乌青像块脏抹布。盖的被子掉在地上,露出的胳膊上有几道红紫的印子。 “妈!” 他冲过去想抱,手指刚碰到母亲的腰,老人就 “哎哟” 一声疼得浑身发抖。解先生这才发现,母亲的后背肿得老高,连喘气都带着抽气声。 医院的检查单像块冰砖,砸得他半天说不出话。 肋骨断了两根,胸腔里积着水,腰椎和胸椎都有骨裂,还有脑梗和心衰的症状。医生指着片子上的阴影:“这些伤不是摔的,是钝器打的,下手还不轻。” 前几天院长还发视频,说母亲在院子里晒太阳,吃得香睡得好。现在看来,那些都是演的。 他冲回养老院要说法,院长还在嘴硬:“老人自己摔的,我们护工看得紧着呢。” 解先生没废话,直接报了警。 监控录像调出来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红了眼。 凌晨三点多,一个穿碎花衫的老太太拎着布鞋,走到解先生母亲的床边。她是院长的母亲,平时在院里帮忙。 只见她抓起解先生母亲的头发,把老人的头往墙上 “咚、咚” 撞了两下,嘴里还骂着听不懂的方言。 老人疼得想躲,她又抬脚往老人腰上踹,布鞋 “啪” 地抽在老人脸上,一下接一下,打得老人头直晃。旁边的护工坐在椅子上,背对着床,假装没看见。 “那是院长的亲妈啊!” 解先生气得浑身发抖,“她自己也是老人,怎么下得去这狠手?” 这事发到网上,评论区像炸开了锅。 有个网友说:“我奶奶住养老院时,总说护工不给她饭吃。我们开始不信,偷偷装了个录音笔,才听到护工骂她‘老不死的’,把剩饭倒在地上让她捡着吃。” 还有人分享防坑经验:“选养老院别光看环境,得查有没有虐待前科。最好找能实时看监控的,家里装个 APP,随时能瞅两眼。” 其实,选养老院有几个 “坑” 得避开,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记牢: 别信 “无监控死角” 的噱头,得亲眼看看监控能不能拍到床头、卫生间这些角落;签合同时要写清楚 “禁止打骂、侮辱老人”,违约条款越细越好;最好选能允许家属陪住两天的,暗中观察护工对老人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别把送养老院当成 “甩包袱”。解先生后来后悔得不行:“我以为交钱就行,其实得常去看。要是我早两天去,妈可能就不会遭这罪。” 但也不是所有养老院都这样。 有个网友说:“我爷爷住的养老院,护工每天给老人读报纸,晚上帮着擦身子。有次爷爷尿裤子了,护工笑着说‘老爷子今天调皮了’,一点不嫌脏。” 关键在于养老院有没有 “把老人当人看”。那些靠谱的养老院,墙上会贴老人的生日表,护工能叫出每个老人的小名,甚至记得谁爱吃甜的、谁牙口不好。 解先生现在每天都去医院陪母亲,给她读以前的照片:“这是你带我去赶集,买了根糖葫芦……” 老人有时候清醒,会拉着他的手说 “咱回家”,有时候糊涂,就盯着他看,像怕他跑了。 就像网友说的:“养老院的好坏,不在装修有多豪华,而在有没有人把老人当成自己的长辈。” 如果你家有老人住养老院,你会怎么选?平时会常去看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知道该怎么保护养老院里的老人。毕竟,谁都有老的那天,谁都怕老了没人疼。
丧尽天良!山西运城,男子将85岁的母亲送到养老院,本想着让老人吃喝不愁,安度晚年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