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辉曾在一采访中直言:我觉得香港人其实挺可悲的,被英国人统治了一百多年,在回归

芸霄记史 2025-09-02 14:32:36

梁家辉曾在一采访中直言:我觉得香港人其实挺可悲的,被英国人统治了一百多年,在回归以前,我们这一辈人很缺乏对祖国的概念!香港回归祖国快三十年,怎么在部分港人心里,“中国人”这三个字还这么刺耳?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谈到香港人对身份的纠结,其实梁家辉自己也亲身经历了这种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还没大红大紫的时候,跑到内地拍《火烧圆明园》,那会儿香港影视圈对这事儿相当敏感,违背行业“潜规则”的结果很直接,事业被雪藏,他甚至靠摆地摊糊口。   这不是哪部电影里的桥段,是真人真事,他没选容易的路,也没向所谓的“规则”低头,原因很简单,他自打心底认定自己是中国人。   其实,要把今天这股认同感的混乱说清楚,得先清楚香港近代这一百多年历史,1840年那阵大清被英军打败,从此香港就跟祖国分了家,一个地段接一个地段地让出去,都是签着不平等条约。   殖民地的生活久了,连学校教的历史、说的话,都是英国那一套,久而久之,“祖国”俩字,成了离身边很远的名词,梁家辉那代人,在这样的土壤里长大,要是没点自省,真容易连根都忘了。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这事终于有了眉目,经过中英双方多年的拉锯,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主权回归”只是法律层面的,香港老百姓心里一下子还扭转不过来,有些人受殖民思想影响太深,分明是中国血统,还非得拧巴着,对“两制”的分歧揪着不放,时不时往社会里添堵,搅合得风风雨雨。   不过香港也不是没有爱国的,像梁家辉这样的艺人,就是个典型,他拍戏也说了,大家别分什么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本都是一家人,他用行动带动不少同圈里的人站出来,公开拍胸脯认祖归宗,愿意做点实事,不愿只喊口号。   慢慢地,特别是新一代年轻人,看祖国已经不像老一辈那么陌生,从网络、旅行到学业与工作,和内地打交道的机会多了,心里认祖归宗的情感渐渐扎了根。   香港的特殊性,是历史给的,不是谁想抹就能抹掉,真要让“香港心”更靠近“祖国心”,得多点平等和尊重,最管用还是让年轻人多出来走走,不是坐在教室听长篇大论,而是亲自去感受祖国的变化、见识内地的生活,这比讲一百句道理顶用多了。   只要大家心里能接纳彼此的差异,真正把中国当自己的家,民族认同这个事儿才会一步步落地。   当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不再纠结身份,而是理所应当地说“我是中国人”的时候,香港和祖国的链接自然牢固起来,这种认同,其实才是真正属于自己、属于中国的力量。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