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朱元璋残暴,却不知儿子被3个老妇毒杀,他只骂死有余辜。 洪武十二年的冬雪,比往岁都要冷几分。当内侍捧着沾血的锦帕跪在奉天殿外时,朱元璋正握着朱笔批阅奏折,朱砂在纸上洇开的痕迹,竟与那帕上血迹有几分相似。 “晋王……殁了?”他手指顿了顿,笔杆在御案上磕出轻响,却听不出半分情绪。待听完内侍细说——晋王朱棡在封地私纳民女,被三位守寡老妇以毒饼取命,老妇临刑前只喊“为女申冤,死而无憾”,朱元璋忽然将奏折扔在案上,龙颜未怒,只冷笑道:“死有余辜!” 殿内死寂,连烛火都似怕得不敢摇曳。一旁侍立的宋濂忍不住轻声道:“陛下,晋王虽有错,终究是龙子……”话未说完,便被朱元璋打断:“宋先生饱读诗书,该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自布衣起,最恨权贵欺辱百姓,他身为皇子,却视民女性命如草芥,这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他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檐外飘落的白雪,忽然想起当年在濠州,亲眼见地主儿子强抢民女,那时他便暗誓,若有朝一日掌权,定要让天下人都活得有尊严。如今江山在握,自己的儿子却成了当年他最恨的人,这比任何背叛都让他心冷。 “《管子》有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朕杀贪官、定律法,不是为了让朱家子孙作威作福。他忘了百姓的苦,便也配不上这皇子身份。那三个老妇,虽行毒杀之事,却是为公道而活,朕不追责,还要让人记下她们的名字——这天下,终究是百姓的天下。” 雪越下越大,仿佛要将奉天殿的威严都覆盖。朱元璋转身回到御案前,重新拿起朱笔,只是这一次,朱砂落下的痕迹,比先前重了许多。世人只知他铁腕治世,却不知在龙袍之下,他也曾为枉死的百姓叹息,为失德的皇子寒心。正如他常对朝臣所说:“朕宁负天下权贵,也不负天下苍生。” 洪武铁腕藏民忧,皇子失德遭天谴,帝王初心照千秋。
朱元璋一直想招降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但都被拒绝。一日,朱元璋抓到了王保保的妹妹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