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因情报有误,志愿军一个连被敌军一个营团团包围。危机时刻,连长于喜田不仅没有带领全连战士突围,反而带领战士们,攻占了敌军11个主阵地,最终成功将敌军击溃。 1951年5月,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于喜田所在的第27军81师242团8连,受命攻占鸡鸣山这一战略要地。控制该高地,就能切断敌军四个师的退路,任务至关重要。 原情报显示鸡鸣山仅有三个山头,然而战斗打响后,才发现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于喜田带领官兵冒雨夜袭,顺利拿下前两个山头后,眼前赫然出现更多敌军阵地。侦察兵回报,他们面对的不是原本预估的一个连,而是一个营的兵力,且八连已被团团围住。 后退无路,固守待援更是死路一条。于喜田果断下令:继续向前进攻,见到山头就打,一直打到主峰!战士们毫不畏缩,一路冲锋,边打边补充弹药,逐个攻克敌军阵地。 打到鸡鸣山主峰下,全连仅剩46人可用。而主峰上,敌军还部署了两个整编连。于喜田兵分两路,一路正面佯攻,一路由他亲自率领侧翼强攻。战士们舍生忘死,终于在黎明时分夺下主峰。 还没来得及休整,敌军炮火便如雨点般落下。战士们用缴获的弹药和简陋工事顽强抵抗。六班班长牺牲后,副班长接替指挥;弹药打尽就拼刺刀,刺刀弯折就用石头砸,他们在阵地上死守15个小时。 战至黄昏,全连只剩七八个人,于喜田也负了伤,甚至准备好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誓与敌人同归于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部队终于完成穿插作战,阵地守住了!于喜田和战士们用一天一夜时间,连续攻克11个阵地,击溃敌军一个营,歼敌近千人,为战役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战后,于喜田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八连也获得通令嘉奖。 于喜田和八连官兵在绝境中展现出的战斗意志与智慧,令人肃然起敬。这不是影视剧的虚构情节,而是真实战史中用血肉和信念铸就的奇迹。这段历史,值得被永远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志愿军战役# #援朝战役#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