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夏阳:不知道细心的读者是否发现,外国诗人(或译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细腻的内心捕捉似乎比我们更为敏感。也许我们对自己的语言程序过于熟悉,再也找不到那种由新鲜感所带来的冲击,而外国人就不同,因陌生化而接收到的“微妙”再次被描述出来,就会显得生气勃勃。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在同等条件下,国外译者翻译出来的诗作为何会比国内专家翻译的要好看得多——“微妙”不是翻译出来的,而是突然而来的捕获,显然熟悉而麻木的神经难以做到。
谭松韵这…不服老真不行
【1评论】【1点赞】
谭夏阳:不知道细心的读者是否发现,外国诗人(或译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细腻的内心捕捉似乎比我们更为敏感。也许我们对自己的语言程序过于熟悉,再也找不到那种由新鲜感所带来的冲击,而外国人就不同,因陌生化而接收到的“微妙”再次被描述出来,就会显得生气勃勃。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在同等条件下,国外译者翻译出来的诗作为何会比国内专家翻译的要好看得多——“微妙”不是翻译出来的,而是突然而来的捕获,显然熟悉而麻木的神经难以做到。
猜你喜欢
【1评论】【1点赞】
【1评论】
【1点赞】
【1评论】【2点赞】
【1评论】【1点赞】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历史TOP
历史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