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核磁共振仪一台就要上千万,而一旦开机就永远不能关机,一天光电费就要1500

栗頿聊 2025-08-28 16:13:35

医院的核磁共振仪一台就要上千万,而一旦开机就永远不能关机,一天光电费就要1500元,再加上每天操作仪器的人员成本,那得检查多少年医院才能回本?   医院里做核磁共振检查时,除了担心自己的病情外,很多人可能还会默默算着那张可能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账单。   其实,核磁共振仪的高昂费用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它的价格不仅仅来自高科技设备本身,还有那永不停止的运转成本。   一台核磁共振仪,尤其是那些大医院使用的先进型号,动辄就得上千万。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种机器这么贵?   事实上,核磁共振仪的核心部件是一个超导磁体,它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下工作,才能产生足够强大的磁场来进行扫描。   为了维持这种低温环境,机器内部要使用一种非常昂贵的制冷剂——液氦。   而一旦机器关机,磁场就会崩溃,宝贵的液氦会瞬间蒸发,重新启动时不仅需要耗费数周的时间来恢复,液氦的补充以及重新“励磁”的费用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因此,这台机器的“永不关机”成了唯一的选择。为了保证机器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医院不得不承受持续不断的费用支出。   以一台1.5T的核磁共振仪为例,光是每天的电费就要大约1500元,一年下来就是近五十万。而液氦的补充和机器的维护也需要数十万,算上人工成本,一年的运营费用可能轻松突破几百万。   这种高昂的开销也导致了核磁共振仪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过去,这项技术几乎被一些国际巨头如通用电气、西门子和飞利浦所垄断。国内医院往往不得不花费巨资购买这些设备,维修时还得依赖外国厂商。   而且,技术上不自主,修理时也经常需要“看人脸色”。就拿2019年,北京大学医院的一台德国布鲁克公司生产的设备为例,对方提出的人工费用竟然高达23万元,而且还不一定能修好。   近年来,中国的企业在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1.5T这一主流市场上,像联影医疗等国产品牌已能与国外厂商竞争,甚至在高端领域取得了突破。   2021年,中国首台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的3.0T高场强核磁共振仪问世,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自主研发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为医院提供了更多选择。   更令人兴奋的是,面对核磁共振仪巨大的能耗问题,联影医疗率先推出了全球首台碳化硅磁共振仪。这项创新技术利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将设备的能耗降低了57%,同时机柜的体积也缩小了一半。   这意味着医院可以用更少的能源和空间来运行核磁共振仪,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医疗的发展。   当然,对医院来说,这笔投资是笔复杂的账。在病人络绎不绝的大型三甲医院,一台核磁仪每天能做几十例检查,年收入上千万,几年就能回本,之后便是稳定的利润来源。   但在一些病人量不足的中小机构,这台“吞金兽”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年年亏损。   最终,这一切都与我们普通人息息相关。检查费用高昂的背后,是复杂的技术原理和巨大的运营成本。   好消息是,随着国产技术的成熟和像碳化硅这样的节能创新不断涌现,未来核磁仪的采购和运营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1 阅读:4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