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意攻襄樊,王甫在营外苦劝:东吴不安,荆州必危,他话没说完,就被拦下了。关羽

历史趣闻挖掘机 2025-08-27 08:39:06

关羽一意攻襄樊,王甫在营外苦劝:东吴不安,荆州必危,他话没说完,就被拦下了。关羽冷冷回头:“吕蒙动不了我。”十天后,江陵失守,南郡变天,消息传来,关羽脸色一沉,整个人愣在了马前。

那天晚上,风刮得紧,王甫站在营外,看着夜色深沉,脑子转得飞快。他刚从水军那边打听到消息,说东吴军调动频繁,吕蒙最近神出鬼没,陆口那边已经开始秘密布防。王甫当了多年司马,知道这种迹象不对劲。他没多犹豫,提灯就进了中军帐。

帐中只有关羽一个人,正在看兵符,桌上堆着各地军情文书,他听到脚步,头也没抬。王甫拱手:“主公,江夏来报,吕蒙遣人暗访水道,又有江陵守军传书,说孙权近日接连召回几位宿将,怕是要动荆州。”

关羽这才抬起头,眉毛动了动,他盯着王甫,语气不耐:“吕蒙兵不满万,能干什么?”王甫没退,压低声音:“怕就怕他不正面打,专捡我们虚处下手。”

关羽没搭话,伸手拨了拨案上的兵符:“你想让我退军?”王甫摇头:“不是退,是要调人防备,潘濬不可靠,应换赵累,江陵水道须重布,至迟三日内动手。”

这番话说完,帐里沉默了一会儿,关羽起身,披着盔甲走出营门,回头看了一眼:“王司马,你太多疑了。”

这一眼,就是荆州的转折。

王甫出帐时,夜已深,营中静得吓人,他一路走回自己帐里,越走越心凉,他明白,关羽看不上这些“小动作”。他要的是攻克襄樊的大胜,是威震华夏的战果,不是琐碎的后勤保守。

他急,又不敢再进言,只能寄希望于赵累能自行部署防御。但赵累权不足,潘濬还在玩虚,荆州这后院已经冒烟。

几天后,吕蒙果然动了,白衣渡江,是这场戏最离奇的一笔。东吴军伪装商旅,从水路穿江而过,打得毫无防备的南郡措手不及。

江陵守将糜芳一看情况不对,竟然连夜投降,潘濬早就溜了,赵累被困后殉职。王甫那天刚好回水营整军,听闻此变,立马赶回,却只看到荆州旗帜落地的那一刻。

《三国志》《吴书》《关羽传》里对这一段虽未详细描写王甫劝谏,但吕蒙袭荆州时“关羽不设防,后方失守”,是有明确记载的。

而王甫此人,在裴松之注中有“数言事有中”的评价,说明他的眼力与胆识,在当时是有口皆碑的。

很多人觉得,荆州丢了是因为糜芳、傅士仁不堪一击,实则从更深处看,是因为关羽没把谋士的话听进去。

王甫说换赵累守江陵,不是空口白话,赵累确有忠名。可惜他只是副将,主权仍在潘濬和糜芳手里。这场后防溃败,从一开始就是连锁反应。

关羽收到江陵失守的消息那天,正好刚把于禁围死,曹仁困守襄阳,胜局在握。信一送到,他手一抖,差点摔了文书。

营中士卒还在欢呼,他却一句话没说,默默进了帐里。王甫跟着进去,看他坐着不动,眼神空了。他想说点什么,但还是闭了嘴。

那夜,风更紧,王甫拿着图纸,慢慢把荆州沿江的防线重新推演一遍。他手指一路划下去,每一道口,每一条江,每一座仓,都是他们曾商议过的位置。都防得住,只要关羽肯信他一句。

关羽是英勇之将,义薄云天,可面对自家谋士一而再的预警,为何就是不肯动?怕人说他胆怯?怕失攻襄樊的气势?还是太信自己判断?

从结果看,江陵、公安全丢,自己腹背受敌,败走麦城。这是吕蒙赢的么?更像是关羽自己放弃的。

当年刘备说过:后事全托孔明,关羽却对自家司马一句话也不肯信。

等他从襄樊退下时,赵云来迎,他只说了一句:“悔不听王司马。”这话,史书没记,但从整个战局发展来看,王甫若掌荆州后线,东吴起兵也未必能得逞。

翻查裴松之注、裘锡圭《荆州守御考》,都认为荆州本可固守,关键在部署和反应。

王甫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他像一块磨得太久的石头,锋利藏在骨子里。吕蒙偷袭后,他并未随军殉死,也没再主张撤退,而是默默协助赵累家属善后,安排战后民众转移。这位曾预警荆州危局的人,最终也只能目睹一切塌陷。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句话:最让人绝望的,不是敌人强,而是你说的话没人听。

0 阅读:58
历史趣闻挖掘机

历史趣闻挖掘机

历史趣闻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