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在欧洲大满贯击败两名中国选手——削球手桥本帆乃香的表现意味着什么 当地时间8月24日,WTT欧洲大满贯在瑞典马尔默举行。在女子单打项目中,世界排名第11位(截至8月19日,下同)的桥本帆乃香连续击败了钱天一、王艺迪等中国选手。尽管王艺迪的世界排名高于桥本(第5位),但桥本继7月的美国公开赛后再次战胜了她。如今,桥本作为“中国选手杀手”,甚至引起了中国媒体的关注。 桥本表现出色的秘密在于她的打法——削球。她通过给球施加强烈的下旋回击,并不断变化旋转量,诱使对手失误。这种打法曾是世界主流,但随着进攻技术的发展,如今顶尖选手中已较为罕见。虽然每一球的得分率不高,但这种风格以远离球台、持续回击为前提,像用棉花绞住脖子一样将对手逼入绝境。 此次与王艺迪的比赛最终以12-10的接近比分结束,得分情况清晰体现了削球手独特的策略。 王艺迪取得了10分,其中8分来自对削球的反拉(以上旋进攻)。这意味着桥本采取了极其稳妥的策略,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失误,王艺迪只能通过反拉得分。然而,为了这8分,王艺迪足足进行了91次反拉。 因为无论她如何进攻,桥本都能持续回击。 这种反拉看似速度不快,似乎可以轻松完成,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应对桥本每秒近100转的重削球并确保不失误,王艺迪必须全身发力,充分挥拍,通过摩擦球施加强烈的旋转。这不仅消耗大量体力,而且是唯一的得分方式。 然而,反拉91次必然会出现失误。这次比赛中,王艺迪失误了5次,而削球手的策略正是利用这些失误得分。桥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击得到3分,并通过侧旋等干扰战术得到4分,最终以12分击败王艺迪。这正是削球手的胜利方式。 尽管桥本在接下来的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世界排名第2的王曼昱,但最后一局比分也非常接近,为9-11。 在这场比赛中,王曼昱的11分中有9分来自反拉,她为此进行了88次反拉。进攻方不断进攻,回击方持续回击。然而,王曼昱的反拉失误仅有1次,其精度之高令人惊叹。这就是世界排名第2选手的实力。面对这样的对手,桥本仅靠削球难以得分。她虽然通过适时反击以及发球和过渡球的变化勉强得到8分,但最终还是未能取胜。提升进攻的威力和精度将是桥本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 自1981年世界锦标赛童玲(中国)夺冠以来,削球手已有44年未能成为世界冠军。但桥本的表现展示了这种打法的潜力、乒乓球运动的多样性,以及这项运动无穷的魅力。
官方媒体点名痛评男乒,外战实属外行,世界排名是假象,王皓脸面挂不住早些时候,知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