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民选制度,将会把英国坑苦了。现在穆斯林在英国只有6%的人口,大约400万穆斯林,但是穆斯林却异常团结,英国的选举制度下,穆斯林一个又一个地拿下英国的市长和各个阶层,最终搞不好,未来的英国首相也是穆斯林。 英国现在用的 “简单多数制”,偏偏就给了这种 “齐心” 钻一个大空子。这套制度说穿了特简单:不管一个选区有多少候选人,谁得的票最多,谁就能当议员、当市长。哪怕他只比第二名多一票,哪怕他总共才拿了 30% 的票,只要别人都没他多,他就能上。你想,一边是攥成拳头的选票,一边是散成沙子的选票,结果还用说吗? 伯明翰的霍奇希尔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里 62% 的居民是穆斯林,剩下 38% 是白人。上次选议员的时候,有个穆斯林候选人,几乎没怎么跑街宣传,就在家门口跟街坊打了打招呼,结果一开票,居然赢了 4200 多票。 不是对手没使劲,是白人的票分到了三个候选人身上,最多的那个也才拿了 28% 的票,跟穆斯林候选人的 51% 比,差得太远了。 曼彻斯特的特拉福德区更有意思。 这个区穆斯林才刚过 30%,去年地方选举前,当地穆斯林社区开了场 “共识会”,从下午开到晚上,最后所有人都同意支持一个做生意的穆斯林候选人。 投票当天,这人拿了 39% 的票,比第二名的保守党候选人多了 8 个百分点,直接当选。要是换别的选举制度,比如按比例分席位,他根本拿不到这个位置,可 “简单多数制” 就认 “谁票多” 这一条。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种情况还在往更严重的方向走。英国穆斯林的生育率特别高,平均每个家庭要生 2.9 个孩子,而白人家庭平均才 1.6 个。按这个速度算,到 2030 年,伯明翰、曼彻斯特这些大城市,穆斯林人口能超过 40%; 到 2050 年,全国占比能突破 15%。到那时候,会有更多选区变成 “霍奇希尔区第二”,地方议会的席位,肯定会被更多穆斯林候选人拿下。 现在已经有苗头了。2023 年英国地方选举,穆斯林市长比 2019 年多了 3 个,郡议会的席位多了 17 个。在布拉德福德市,穆斯林议员已经占了市议会总席位的 23%,他们提出的 “清真食品进校园” 政策,没怎么争论就通过了,还有给清真寺建停车场的补贴,也批了不少钱。 伦敦的纽汉姆区更直接,穆斯林议员牵头跟卡塔尔谈了个商业中心项目,把原来计划跟欧盟合作的物流园,改成了对接中东市场的贸易港。 白人选民不是没意见。去年伯明翰有个选民在网上吐槽:“我投的候选人,明明关心我们小区的停车问题、孩子上学问题,可就因为我们的票散了,最后赢的人,根本不管这些事儿,只盯着穆斯林社区的需求。” 但吐槽归吐槽,制度没改,下次选举还是一样 — 分散的票永远拼不过集中的票。 有人算了笔账,按现在的席位增长速度,到 2035 年,英国下议院里的穆斯林议员能超过 50 个;到 2040 年,说不定会出现第一个穆斯林政党领袖。再往后想,要是这个领袖能在选举里攒够选票,那英国首相是穆斯林,就不是天方夜谭了。 其实说到底,这不是穆斯林群体的问题,是英国这套选举制度太 “老” 了。 它当初设计的时候,英国社会没这么多元,现在人口结构变了,制度却没跟上。它让少数人靠 “齐心” 就能撬动权力,多数人因为 “分散” 反而没了声音。 照这样下去,再过二三十年,英国的政坛模样、甚至社会规则,可能都会跟现在大不一样。到时候大家才会反应过来:原来当初引以为傲的 “民主制度”,早就给国家埋了个大雷。
世界各地穆斯林移民要求原著民改变观念、以适应伊斯兰教的呼声越来越高了,连保守封闭
【166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