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被俘,因罪大恶极,被判死刑,为了活命,周磐语出惊人:“别

时光旧梦远 2025-08-26 20:18:08

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被俘,因罪大恶极,被判死刑,为了活命,周磐语出惊人:“别杀我,我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要献给国家!”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周磐,国民党一名高级将领,在1950年被判了死刑,他的结局已经注定,可就在性命攸关之际,他突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条件。 他高声宣称,愿向国家献出一件稀世国宝,只求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这件献宝求生之事,不仅关乎周磐生死,更牵扯到国家文物归属与司法正义的严肃问题。 周磐曾任国民党第14兵团副司令,他的职业生涯充满血腥,解放战争期间,他尤其在湘西地区,犯下许多残暴行径。 他指挥部队,屠杀革命志士和无辜百姓,恶名昭彰,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 1948年,周磐在湘西一次大规模清剿中,下达了“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的命令,仅在桑植县一个村庄,他的部队就活埋了17名村民,罪行令人发指。 1949年,周磐率残部逃往云南,即使败退,他仍继续作恶,给当地民众带来深重灾难,1950年,他最终被解放军俘获。 因为他犯下的滔天罪行,法院判处了他死刑,面对死亡,周磐拼命挣扎,想抓住最后一线生机。 他坦言,多年私藏文物,就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曾说,逃亡路上,他宁可丢弃随身金条,也绝不放弃这件文物。 这表明他将国宝当作性命筹码的绝望,关于周磐究竟献出了哪件文物,历史记载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一说是商代“皿方罍”的器盖,这件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王”,价值非凡,它的故事始于1919年,湖南桃源农民艾清宴意外挖出了它。 皿方罍器身与器盖在民国初年离散,器身被古董商石瑜璋以400银元购得,后经上海转卖美国,最终被洛克菲勒以80万美元收藏,此后辗转欧美日多国藏家之手,2001年更在佳士得拍出924.6万美元高价。 器盖则被军阀周磐以5000银元强购,珍藏二十余年后于1952年上交湖南省博物馆,2014年,湖南省政府联合企业斥资2000万美元回购器身,这件流落海外90年的商周重器终得完璧归湘,器盖28.9厘米高,"皿天全父已作尊彝"八字铭文见证着商代青铜铸造的巅峰技艺。 还有另一种说法,周磐献出的是一件精美的商代“亚醜”青铜爵,他从随身油布包里拿出了这件青铜器。 王专家鉴定确认,这件商代"亚醜"青铜爵虽体积小巧,但纹饰精美,绿锈斑驳中仍透出金属光泽,全国存世不足十件,对研究商代方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据周磐供述,此爵系1937年盗掘河南古墓所得,专家在爵底发现关键铭文后移交国家博物馆。 展陈时仅标注"1950年移交,商代晚期文物",刻意隐去周磐之名,以维护文物纯粹性,尽管献宝暂缓其死刑,但新中国法律明确规定:文物归国家所有,战犯罪行不可因献宝抵消,这位双手沾满鲜血的国军中将,最终仍难逃法律制裁。 他的罪行太重了,一件国宝根本无法抵偿,因此,他最终被执行了死刑。 关于他死刑执行的具体时间,有两种记载:一说是1950年夏天,一说是1952年被公开枪毙,他献出的文物成了国家珍宝,但他本人并没有因此得到宽恕。 周磐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文物价值超越一切,法律公正绝不退让,这些国宝最终都回到了它们该去的地方。 无论他献出的是“皿方罍”器盖,还是“亚醜”青铜爵,它们的文化意义永恒,这段往事,让我们更懂得历史与国家原则,文物终得安宁,而战犯的罪恶,永远刻在历史深处。 周磐的故事是一面多棱镜:它照见人性的自私,也反射法律的刚性;记录文物的漂泊,更铭记文明的韧性。 今天,当我们凝视皿方罍的饕餮纹或“亚醜”爵的绿锈时,不应只感叹工艺的精湛,更需铭记——每一件国宝的归途,都离不开对法治的坚守与对历史的敬畏,周磐的枪声早已消散,而文物承载的文明之光,将永远照亮民族的前路。 信息来源: 湖南省博物馆:皿方罍文物介绍及征集过程 中国文物报:流失海外文物回归专题报道

0 阅读:0
时光旧梦远

时光旧梦远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