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已经懵了!建国这几十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西方集团面目如此狰狞!近日,美国财长贝森特的一席话让印度举国愕然: 美国明确表示可能对印度进行制裁,原因在于印度大幅增加进口俄罗斯石油并转售全球的行为“不可接受”。 这一表态与不久前阿拉斯加“双普会”后暂缓对华制裁的缓和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之前哪受过这待遇?过去五年,西方把印度宠得不行。美国牵头搞 “印太战略”,次次把印度当成 “关键合作伙伴”。 美国不仅卖给印度 F-16 战斗机、P-8I 反潜机这些先进武器,还全力支持印度加入 G20、上合组织,甚至在印度和中国边境摩擦时,美国还公开站出来说 “支持印度维护主权”。欧盟也没闲着,和印度签了多项贸易合作协议,德国、法国的企业还在印度建了不少工厂。 可现在,说变脸就变脸。西方的 “宠儿” 一下成了 “制裁目标”,莫迪政府彻底慌了。 贝森特讲话后的 72 小时里,莫迪政府连出三招,全是对华友好的信号。 印度商务部先发声,宣布放宽 2022 年以来对中国光伏组件、锂电池材料等 12 类产品的进口限制,之前额外收的 25% 关税也全取消了。 紧接着,中印边境事务协调与合作机制开了第 19 次军长级会谈,双方就中印边境东段部分争议地区的兵力部署,达成了 “阶段性撤军共识”。 最后,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也放软了语气:“中国是印度重要的邻居和合作伙伴,双方应该在经贸、气候变化这些领域加强务实合作。” 反对党也没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在议会里炮轰莫迪政府。国大党主席马利卡尔琼・哈尔格在议会辩论时说,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太 “短视” 了。 哈尔格指责道,过去五年政府一门心思抱西方大腿,把中国、俄罗斯晾在一边,现在西方变脸了,印度只能被动应付,“这是对印度大国地位的羞辱”。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对制裁印度的态度都不统一。 美国商务部就明确表达了担忧,商务部官员在内部会议上说,印度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市场,英特尔、高通这些企业在印度投了超过 80 亿美元。 要是真制裁,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肯定会被中国、韩国的企业抢走。欧盟的态度更暧昧,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直接说,德国汽车企业在印度的年销售额超过 110 亿欧元 “制裁印度不符合欧盟的经济利益”。法国也怕,怕制裁影响了空客和印度航空之前签的百亿欧元飞机采购合同。 这边西方内部吵得不可开交,俄罗斯倒是立刻站出来支持印度。 俄罗斯能源部长舒尔吉诺夫,专门和印度石油部长开了视频会谈。舒尔吉诺夫承诺,俄罗斯会继续以 “比国际油价低 12-15 美元 / 桶的价格” 给印度供原油。 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想和印度一起,把双方石油贸易的结算货币改一改,少用美元、欧元,多用法郎和卢布。 舒尔吉诺夫还透了个消息,俄罗斯正在和印度商量,建一条从俄罗斯远东到印度西海岸的原油运输管道,这条管道要是建成,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成本还能再降 8%。 其实印度这次的困境,早有预兆。西方集团之前拉拢印度,根本不是因为 “看重印度”,而是想让印度当 “工具”— 用印度在印太地区制衡中国,同时牵制俄罗斯。一旦印度的行为触碰到了西方的利益,所谓的 “友好” 就立刻没了。 莫迪政府现在应该也明白了,只靠西方根本靠不住。这次连夜对华释放友好信号,不只是为了缓解西方的压力,也是在调整外交战略。 印度心里清楚,和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不仅能在经济上多些合作机会,还能在大国博弈里多些灵活空间,不至于被西方抛弃后就陷入孤立。 印度国内的认知也在变。越来越多的民众和学者都说,这次算是看清了西方的真面目 。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要对印度抱有同情,也不要试图拉印度来对抗美国,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是上策。印度大
【4评论】【1点赞】
海阔天空
印度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