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个海军战士抛弃未婚妻,导致未婚妻自杀,事后被处分,战士心生怨恨,竟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24 16:30:30

1978年,一个海军战士抛弃未婚妻,导致未婚妻自杀,事后被处分,战士心生怨恨,竟在离队前,炸掉了一艘导弹驱逐舰! 1978年,我们国家刚从动荡中走出来,百废待兴。也就在那一年,南海舰队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一艘咱们自己的主力导弹驱逐舰,不是被敌人击沉,而是被自己人给炸了。 这艘舰,就是大名鼎鼎的160“广州”舰,当时可是南海舰队的旗舰,妥妥的“当家花旦”。而炸掉它的,是一个叫安太燮(也有说法叫赖三羊)的海军战士。 说起这个安太燮,他的人生剧本,开头其实挺励志的。一个河南农村出来的娃,能当上海军,登上最先进的军舰,这在当年,那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他在舰上管着武器库,这可是个要害岗位,说明组织上起初是非常信任他的。 可问题,就出在了个人感情上。 和很多那个年代的青年一样,安太燮在老家有个订了亲的未婚妻。可到了部队,见了世面,人心就活泛了。他觉得农村的未婚妻配不上自己了,想悔婚。这事儿在今天可能就是个感情纠纷,但在那个非常看重名誉和承诺的年代,悔婚,尤其是军人悔婚,是件天大的事。 结果,姑娘想不开,走了绝路。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 这下事情彻底闹大了。姑娘家里人告到部队,部队经过调查,给了安太燮一个严厉的处分。这个处分,直接断了他提干、入党的所有念想。对他来说,感觉自己从云端跌进了泥里。他把所有的前途、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部队这个平台上,现在平台的大门对他关上了。 安太燮没有反思自己的薄情寡义,反而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处理他的领导和组织身上。他觉得是部队毁了他的一生。这种怨恨,就像一颗毒种子,在他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他不动声色,像往常一样工作,甚至可能表现得比平时更“积极”,但内心深处,一个极其疯狂和恶毒的计划正在成形。 他要报复,用最极端、最惨烈的方式。 1978年3月9日晚上,他利用自己掌管武器库的便利,悄悄潜入,引爆了舰上的弹药库。 一声巨响,撕裂了湛江港静谧的夜空。 这艘满载着国家期望和无数官兵心血的战舰,瞬间被炸成重伤,龙骨断裂,舰体严重倾斜。爆炸导致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具体的数字,官方一直没有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上百个鲜活的生命,上百个家庭的幸福,在那一晚戛然而止。安太燮自己,也在爆炸中粉身碎骨。 他用这种玉石俱焚的方式,发泄了自己的私怨,却给国家、给军队、给那么多无辜的战友和家庭,留下了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巨大伤疤。160舰,这艘英雄的战舰,最终因为损毁过于严重,被迫报废。 这件事,成了我们海军历史上一个惨痛的教训。 快50年过去了,我们回头看咱们的子弟兵,你会发现,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前不久,一条新闻说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今年有22个战士考上了军校。其中有个叫汤镐杰的战士,一开始还发愁复习时间不够,结果支队直接下了“命令”,给他们这些考学苗子建了“考学室”,调整了站哨任务,还让文科好的和理科好的结成对子,互相帮助。指导员彭懿祥,对每个考学战士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粗心,谁英语差,都给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这说明今天的部队,不光是锤炼你的筋骨,更是在乎你的前途,给你搭梯子。战士的个人梦想,和强军的目标,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你的努力,组织看得见,还会帮你一把。这跟安太燮那种“个人前途被堵死,就拉着所有人陪葬”的绝望,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部队,特别关注战士们的心理健康。军考一结束,心理服务小组就马上下到基层,一对一地摸排情况,帮大家卸下心理包袱。考不上的,部队还鼓励你参加自考、函授,帮你联系“云课堂”,让你重拾信心。 这种人性化的关怀,就是防止极端思想萌芽最好的土壤。如果当年的安太燮,在他感到绝望和怨恨的时候,能有一个像彭懿祥这样的指导员,或者一个心理服务小组的干事找他聊一聊,开导开导,结局会不会完全不同? 再看看现在的军人,是如何告别军旅生涯的。新疆天山深处,几个即将退役的老兵,最后一次踏上巡逻路,亲吻界碑,重温入伍誓词。东部战区海军,5名老兵退伍,第二天凌晨又自己跑到码头,解开缆绳,默默地送别自己的战舰和战友,敬上最后一个军礼。 他们的离开,带着不舍,带着荣耀,带着对这身军装最深沉的爱。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军营,军营也回馈给了他们一生的荣光和战友情。这种双向奔赴的感情,是安太燮那种被怨恨吞噬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 160舰的悲剧告诉我们,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要有坚船利炮,更要有健康、阳光、充满荣誉感的士兵。武器的锈蚀可以打磨,但人心的“锈蚀”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军队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种强大,不仅体现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体现在每一个士兵那张自信、坚毅而又充满希望的脸上。

0 阅读:154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