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百余架“天竺葵”无人机式导弹未炸发电厂、能源基地、总统府等关键目标,冲过乌克

修竹崽史册 2025-08-23 13:56:31

俄军百余架“天竺葵”无人机式导弹未炸发电厂、能源基地、总统府等关键目标,冲过乌克兰首都基辅后,继续向日托米尔地区方向飞行。   这轮袭击让不少人想起了去年冬天的情况,当时多轮空袭曾直接命中电网、水厂、重要能源设施,造成大面积断电断暖,许多居民生活陷入困境。   这一次,尽管无人机数量、规模都很大,却并没有直接打击这些关键目标。   在随后的官方通报中,乌克兰方面确认,本轮袭击后,基辅及周边区域的电力系统并未出现大范围故障,水电、通讯信号也正常。   夜里这场紧张攻防,依旧让人心有余悸,据乌方统计,大多数无人机目标在基辅周边已被拦截,但有更大一部分顺着已规划的航线,继续往日托米尔等中部城市方向飞行。   每到一处,无人机都引发新一轮警报,日托米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和周边城镇持续保持高戒备,防空部队24小时待命,尽量减少损失。   这次袭击和以往有明显不同,以往,能源、炼油厂、电力枢纽、政府大楼等“硬目标”常常成为密集打击的首选,但这一次,上百架无人机却没有针对这些重点设施。   有观点推测,俄罗斯这一调整可能是想采用高频率的扰袭,把乌克兰的防空力量和资源耗尽,让每个夜晚都是紧张压力。   这也可能带有心理战的意味,通过高强度警报机制,持续搅动乌克兰社会的神经,让人们的情绪处在高度不安中。   这种密集但“留手”的攻击,虽然避免了大面积基础设施损毁,却增加了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频繁进出城市上空的无人机,加重了城市管理与应急部门的工作负担,交通、医疗、救助等方面都得连续应对高压状态。   对于防空系统来说,这种连绵不断的警报,也抬高了技术和装备更新的需求。   乌方已经多次请求西方盟友加快防空装备和雷达技术的援助,对抗持续消耗的压力。   这场空袭在国际舆论中也引发新一轮讨论,不少媒体注意到,俄罗斯这一次大规模出动无人机但却“避开”了燃眉之急的能源和政府目标,似乎意在传递新的战术信号。   既让乌克兰承受防御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也留出一些余地避免引发更大的人道主义危机或引起更大国际关注。   有军事评论人员指出,这可能意味着俄军下一步会继续通过无人机“消耗战”,争取找到乌克兰防空系统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尽管每次袭击都造成市民极大不便,但能源、交通等关键命脉依旧占据防守的重中之重。   目前乌空军持续提升雷达预警和无人机拦截能力,同时加强防护重要设施的战略布置。   虽然大部分攻击被成功拦截,但被击落的无人机残骸和偶有的爆炸碎片,还是影响了一些民用设施,城市的紧张气氛难以平复。   在外界援助方面,欧美国家加紧推动新一批防空系统到位,但距离完全解决防空压力还有一段距离。   每一次空袭过后,乌克兰都要重新评估现有部署,及时补充受损装备,不断让城市保持高警觉,这种消耗战,考验着乌克兰全社会的耐力与韧性。   这场攻防还在继续,基辅上空的警报时响时停,虽然无人机这一次没有直击电厂和能源枢纽,但“看不见的压力”正不断积累。   乌克兰社会在连番空袭中表现出相当的韧性,城市管理者与普通市民一样,正在用实际行动保护家园。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0 阅读:4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