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在最害怕的,可能就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地缘上联手作局,这样一转手,美国相当于又

修竹崽史册 2025-08-20 14:57:54

欧洲现在最害怕的,可能就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地缘上联手作局,这样一转手,美国相当于又把欧洲给卖了,先卖乌克兰,再卖欧洲,那欧洲就从俄乌冲突背后的操盘手,变成了最后的大冤种。   冷战结束后,欧洲一边靠着美国的安全保护伞安心过日子,一边又从俄罗斯那儿拿到源源不断的廉价能源。   欧洲既不需要在防务上投入太多,也不用为能源和全球产业链大伤脑筋。   这种借力打力式的战略红利,成了欧洲习以为常的安全感基础。   俄乌冲突骤然爆发,欧洲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在安全和能源上极度依赖外部。   一场危机下来,电价涨了、通胀高了,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工业强国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美国逐步把战略重心转向别处,对欧洲的大事兴趣减淡,但欧洲还不得不咬牙追随,甚至要承担更多防务责任。   欧洲最怕什么?是真正的大国交易绕过自己发生,如果美国和俄罗斯私下哪个达成阶段妥协,欧洲恐怕只有被动接受。   乌克兰今天的困境,其实也是个信号,美国可以为了自身利益作出战略转变,而欧洲却往往难以快步跟上节奏。   现实就是这样,美国一边安抚欧洲小弟,一边对俄罗斯打组合拳,但真碰到需要利益置换时,美国未必会把欧洲的诉求放在第一位。   美国有自己的全球利益优先级,亚太地区那头的权力竞争更多牵动它的战略安排。   如果有朝一日,美国觉得维护欧洲利益的回报不足,完全可能选择腾挪空间,把资源重点转到其他方向去。   欧洲本来内部分歧巨大,各国对大国博弈的看法不一。   波兰和波罗的海沿线国家,天然对俄罗斯抱有深深的戒心,倾向于强硬。   法国、德国更希望通过外交和谈寻找缓冲,可是真到危机时刻,全欧洲却很难拧成一股绳。   这种分裂反倒给了外部势力更多机会,对欧洲施压时总能找到突破口。   能源断供、产业外流、企业利润被压缩,美国趁机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把不少欧洲制造业和高科技投资都吸引了过去。   欧洲想要接住自己的技术和工业,短时间里却缺乏足够的市场与政策配套。   这种产业被外吸、经济内卷的局面,并非靠几句口号能扭转。   在国际秩序加速重组的新背景下,欧洲的主导权和发言权逐步削弱。   既不能轻易疏远美国,也很难靠规模和资源单独与俄罗斯较量。   欧盟喊了多年的“战略自主”,但事实是北京布鲁塞尔之间在关键安全和能源议题上往往还得看外部脸色。   即便有想调整的决心,内部结构性问题和国家利益差异,也使得共识很难形成。   追随美国,担心被消耗掉自身本钱,想与俄罗斯缓和,又有内外压力阻力极大。   战略空间不断收紧的欧洲,或许不得不逐步失去以往几十年积攒下的各种红利。   欧洲在全世界的角色始终摆脱不了大国游戏的牵绊。   安全要靠别人兜底,能源和市场也缺乏绝对话语权,本来以为可以左右逢源,做空手套白狼的那一方,风险越集中,代价越不可控。   矛盾叠加之下,连一向以“软实力”著称的欧洲,也变得极为脆弱。   欧洲能否在风雨中另谋出路、彻底转型,还要靠能不能放下过去的优越感,坦然正视自身的不足与局限。   外部大环境的残酷与内部转型的艰辛,或许会帮助欧洲破而后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话语权。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