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红军干部黄克功枪杀16岁女学生,被判死刑,罗瑞卿说是走火,毛主席怒斥

万物知识局 2025-08-22 09:55:16

1937年,红军干部黄克功枪杀16岁女学生,被判死刑,罗瑞卿说是走火,毛主席怒斥:“走火能打两发子弹?我看他就是故意的!”

1937 年 10 月 5 日深夜,延安突然响起两声枪响。

次日,有人发现陕北公学 16 岁女学生刘茜已死亡,其胸口弹孔仍在渗血。

没人敢相信,开枪杀人者竟是红军旅长黄克功 —— 他曾是毛泽东看重的得力干将。

这起案件,成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史上一笔沉重的记录。

刘茜是山西定襄来的进步女青年,她在陕北公学窑洞的日记本中,留存着 1937 年 9 月某一天的内容:“黄队长今日又送来一包红糖,他说前线战士喝不到这种稀罕物……”

那时的刘茜,没料到这份来自抗大 15 队队长黄克功的 “关心”,最终会让自己丧命。

黄克功的经历不一般,他 16 岁参加红军,随部队完成五次反 “围剿”。

娄山关战役时,他率部突破敌人阵地;长征期间,他任警卫团长,负责保卫中央机关安全。

后来在抗大 15 队见到刘茜,这个梳双马尾、能歌善舞的女学生,让他单调的军营生活多了些不同色彩。

刘茜的同学董秀云回忆:“黄克功给刘茜讲井冈山的事,说那时篝火把天映红,朱德总司令会和战士们分吃烤红薯。”

黄克功追求刘茜的方式很直接,送军用挎包、教她打绑腿,行军时还帮她背行李。

但当黄克功提出 “结婚” 申请时,16 岁的刘茜犹豫了,她说:“我还想多读书,抗大教我们‘婚姻自由’,我不想早结婚。”

1937 年 9 月,陕北公学正式成立,刘茜转入该校读书,黄克功调任抗大 6 队队长。

两人不在一处,这段本就不稳固的感情,很快冷却下来。

刘茜在给闺蜜的信中说:“黄克功总说我‘被资产阶级思想带坏’。”

此后,黄克功开始频繁查刘茜的岗,一次见刘茜与男同学讨论《大众哲学》,他当场发火。

这个在战场上能打胜仗的指挥官,面对感情却变得极端 —— 他要求刘茜每天写 “思想汇报”,即便 “今日与王同志聊半小时” 这类小事,也要写清楚。

案发当晚,黄克功带着勃朗宁手枪找到刘茜。

据后来公开的审讯记录,他先掏出军用笔记本,逐条念刘茜的 “十大错误”,接着拿出准备好的结婚申请书,说:“组织已批准我们结婚,明天就宣布。”

刘茜见状着急,当场撕了申请书。

这个动作让黄克功彻底失控,他扣动扳机 —— 第一枪打在刘茜腹部,第二枪击中她的太阳穴。

这起案件侦破很快。

黄克功的警卫员作证:“那天队长擦枪时,我摸过枪管,还是热的。”

法医在刘茜尸体的衣服上,发现火药灼烧痕迹,与黄克功军装上的弹孔完全吻合。

而真正让这起案件成为历史转折点的,是 1937 年 10 月 11 日召开的公审大会。

当时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为黄克功求情,称 “可能是走火误伤”,希望从轻处理。

毛泽东的批示随后传来:“走火能连打两发子弹?我看他是故意杀人!”

时任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回忆,毛泽东在信中用三个 “失掉” 批评黄克功:“他失掉党的立场,失掉革命立场,更失掉做人的立场!”

公审大会现场,黄克功最后发言:“我愿用我的血,提醒其他同志别犯我这样的错。”

他的话刚说完,人群中有人怒吼:“你的血是冷的!你杀了人,说这些没用!”

行刑队举枪时,这个曾因战功让毛泽东动容的将领,终于流下后悔的眼泪 —— 但后悔已无济于事。

黄克功被执行枪决的当月,国民党将领张灵甫因杀妻被抓,却只关押一年便官复原职。

两相比较,延安 “无论是谁,犯错必受罚” 的公正,格外鲜明。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见黄克功的尸体被草席裹着抬走,我听见旁边农民说‘共产党连将军都敢杀,我们穷人以后有活路了’。”

这起案件在共产党内部,也引发很大震动。

公审大会结束后,毛泽东连夜召开干部会议,颁布《革命与恋爱三原则》,具体为三条:符合革命原则、不影响工作、双方自愿。

张闻天在《民主、法制与共产主义的恋爱观》中提醒:“生活作风如何,是检验一个人是否为合格革命者的试金石。”

80 多年过去,再看这起案件,黄克功当时使用的勃朗宁手枪早已锈蚀,但党史中留下的警示,始终清晰。

2014 年国家宪法日,电影《黄克功案件》上映,一位老红军观众拄着拐杖说:“我们那时上战场不怕死,就怕犯错给组织丢脸。”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时常反思 —— 无论身份地位,都要守住底线,别因一时冲动,毁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0 阅读:225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