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大圣李衮有多厉害?某些方面甚至不次于五虎将。 1124年,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江湖上有个使盾高手叫李衮,人送外号“飞天大圣”。这名号听着威风,可他一辈子都在泥地里打滚,最终连死都死得憋屈。 李衮的老家在邳县,从小练就一手绝活:左手挽着南蛮盾,右手提着秋风剑,背上二十四把落叶标枪排成扇子状,百步之内指哪打哪。 他和“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在徐州城外的芒砀山拉起了队伍,手下三千号人,专劫富户粮车,自称“替天行道”。 这三兄弟越混越狂,竟放出狠话要“吞了梁山泊”。消息传到梁山时,晁盖和宋江都气笑了:“哪来的狂徒?”刚入伙的史进主动请战,带着朱武、陈达、杨春就杀了过去。 那天芒砀山下飞沙走石,李衮和项充顶着画金团牌往前冲,标枪像长了眼似的从盾后飞出,梁山兵被扎得人仰马翻。史进败退六七十里才稳住阵脚,铠甲上还插着三根颤巍巍的标枪尾羽。 宋江闻讯亲率主力压阵,公孙胜在乱石坡布下八卦阵,樊瑞在外围跳大神施法,结果被五雷天心正法劈得七荤八素。 李衮带五百滚刀手冲进石阵,忽见天昏地暗,脚下突然塌陷——连人带盾栽进三丈深的陷马坑。 被捆成粽子的李衮闭眼等死,却听“咔嚓”一声绳索断裂。宋江亲自递来酒碗:“好汉这般本事,怎地屈身草莽?” 李衮盯着酒碗愣了半晌,突然单膝砸地:“哥哥若不嫌弃,芒砀山三千兄弟,今后听梁山号令!” 上了梁山的李衮,很快成了黑旋风李逵的“人肉盾牌”。这莽汉打仗光着膀子往前冲,全靠李衮和项充两面包夹。 四人组了个“杀人小队”,李逵抡斧头开道,丧门神鲍旭补刀砍残兵,李衮的标枪专捅敌军将领咽喉。 征辽国大战最显能耐,辽兵摆出太乙混天象阵,二十四辆铁甲雷车轰隆隆碾过来。 李衮带五百牌手趴进车底,标枪插进车轮榫卯狠撬,雷车当场散架。辽兵看傻了——这帮人滚着盾牌钻裤裆,像群拆骨头的疯狗。 更绝的是昭德城遇妖道,国师乔道清召出黑雾幻影,武松、李逵全被幻术放倒。 李衮的盾牌突然“哐当”砸地:“妖人!你李衮爷爷的骨头,比你这邪术硬十倍!”刀架脖子上仍骂声震天,硬气得连敌兵都竖拇指。 1124年睦州之战,成了李衮的绝唱。方腊残部郑彪假装溃逃,李衮跟着李逵、项充穷追不舍。三人想抢头功,竟钻进陌生山坳。 “停步!前面没路了!”项充突然大吼。可李衮的盾牌正卡在陡坡上,脚下青苔一滑,整个人倒栽进两丈深的溪涧。南军伏兵从崖顶探出头,箭雨泼得溪水泛红。 项充发狂地想拽他上来,却见李衮突然把盾牌举过头顶,最后二十四把标枪带着血沫子甩向崖顶,换来几声惨叫。 讽刺的是,号称“飞天大圣”的他死于淤泥,星号“地走星”的他淹死在浅溪。后来百姓在芒砀山修“三星观”祭祀,香火最旺的却是樊瑞—毕竟谁会记得一个被乱箭射成刺猬的配角? 李衮在《水浒传》是妥妥的工具人,研究者马幼垣点破真相:他和项充都背二十四把飞器,这种重复设定只为“让读者眼前一亮”,结果反让两人面目模糊。 但民间记忆比书本鲜活,张恨水写《水浒新传》,让李衮在朱仙镇抗金时滚进铁浮屠马阵,被马蹄踏碎胸骨;日本画家森下翠更绝,把他画成猴群养大的野孩,打仗前还要画个悟空脸谱—这些再创作,恰是对原著潦草描写的抗议。 说到底,李衮的宿命是草莽英雄的缩影:狂言要吞梁山时有多嚣张,溪涧咽气时就有多卑微。 那面插满箭矢的南蛮盾,至今立在福建崇武石雕园,风雨剥蚀着金漆纹路——像所有被历史碾过的小人物,辉煌与陨落都沉默如石。 信息来源: 商丘网.芒砀山(四):千年风雨聚英雄 「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樊瑞、项充、李衮.齐鲁壹点 《大宋宣和遗事》
古代小妾除了满足丈夫的生理需求和生孩子以外,还有另一个变态的作用,是后来有人无意
【27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