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湾馆长影响,柯文哲老婆声称要来大陆北京,控告民进党迫害柯文哲。 最近台湾政坛又出了件大事,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的妻子陈佩琪医生公开放话,说要到大陆北京去控告民进党当局迫害柯文哲。 消息一出,岛内舆论瞬间炸开了锅,绿营急得跳脚,蓝营则静观其变,而大陆这边也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 柯文哲这两年一直官司缠身,尤其是台北京华城容积率案,从2024年9月被收押至今已经快一年了。台北地检署指控他涉嫌图利他人、收受贿赂,但柯文哲和民众党始终坚称这是政治迫害。 陈佩琪作为妻子,这段时间频繁在公开场合发声,控诉民进党“用司法手段把柯文哲关到死”。 她提到,柯文哲在法庭上被法官质疑“这女的是谁”,甚至被要求“约束起来架到外面去”,这种对待让她觉得“连医院对待病人家属都不如”。 更让陈佩琪愤怒的是,检方在调查过程中多次泄露案件细节给特定媒体,导致柯文哲还没审判就已经被舆论定罪。比如有媒体突然爆料柯文哲有不明资金,检方却声称“侦查不公开沦为笑柄”。 这种操作让民众党支持者怒火中烧,南部民众党成员甚至连夜包车北上“救驾”,在台北地检署外高喊“释放主席”。 这时候,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的角色就显得尤为关键了。陈之汉原本是民进党支持者,甚至被称为“民进党谣言粉碎机”,但自从2020年遭遇枪击事件后,他开始质疑民进党当局的作为。 他公开表示“认定就是民进党开的枪”,从此与绿营决裂,转而支持柯文哲。 陈之汉在岛内影响力巨大,他的YouTube频道每周流量超过1100万,粉丝多为20到40岁的“首投族”。他多次在直播中痛批民进党司法不公,甚至带着支持者到现场声援柯文哲。 在一次集会中,陈佩琪见到陈之汉时“数度表达真切的感激之意”,可见两人在对抗民进党这件事上已经形成了默契。陈之汉的行动不仅给柯文哲阵营带来了人气,也让绿营感受到了舆论压力。 陈佩琪声称要到北京控告民进党,这涉及到两岸法律程序的问题。 根据大陆《关于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的规定》,台湾居民确实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提交诉讼申请,但需要经过身份验证、材料公证等复杂流程。 比如,台湾地区居民需要提交台湾居民居住证或来往大陆通行证,相关法律文件还需通过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渠道办理。 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首先,陈佩琪的指控对象是民进党当局,而大陆法院是否受理涉及台湾政治团体的案件尚无先例。 其次,案件核心是台湾内部的司法程序,大陆法院通常不会直接介入地方行政事务。此外,民进党当局必然会阻挠陈佩琪赴陆,可能以“危害国家安全”等名义限制她出境。 柯文哲被羁押后,民众党的支持度大幅下滑,尤其是年轻选民和白领阶层流失严重。陈佩琪此时声称要赴陆控告,更多是一种政治策略。 一方面,她试图通过塑造“受害者”形象争取同情,挽回支持者的信任;另一方面,她想借助大陆的力量向民进党施压,迫使检方重新审视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柯文哲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曾提出“两岸一家亲”主张,虽然最终败选,但仍有部分支持者期待他能改善两岸关系。 陈佩琪此举可能也是在试探大陆的态度,为未来的政治复出铺路。而大陆方面,国台办此前多次强调“惩治‘台独’不针对广大台湾同胞”,这为陈佩琪赴陆留下了一定空间。 面对陈佩琪的指控,民进党当局迅速启动了舆论战。绿营媒体纷纷攻击陈佩琪“利用大陆干涉台湾司法”,甚至翻出她过去以儿子名义设立公司的旧账进行抹黑。 同时,台北地检署加紧侦办进度,试图在短期内结案以坐实柯文哲的罪名。 从两岸关系角度看,陈佩琪的行动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她真的赴陆并获得大陆支持,民进党可能会借机炒作“大陆介入台湾内政”,进一步煽动“恐中”情绪。 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新契机,让更多台湾民众看到大陆司法的公正性。 目前,陈佩琪尚未公布具体赴陆时间和诉讼细节,一切仍停留在舆论造势阶段。 柯文哲阵营需要在司法和政治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在台湾,他们继续通过抗告、集会等方式争取舆论支持;在大陆,他们可能通过法律途径和民间交流试探可能性。 而民进党当局也不会坐以待毙,除了加快司法程序,还可能动用行政手段限制陈佩琪的行动。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不仅关系到柯文哲个人的命运,也将影响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的走向。 陈佩琪声称要赴陆控告民进党,表面上看是个人维权,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司法程序、舆论战、两岸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局面。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件事都暴露了台湾政治的深层矛盾——当司法沦为政治工具,当民意被操弄利用,普通民众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这或许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受台湾馆长影响,柯文哲老婆声称要来大陆北京,控告民进党迫害柯文哲。 最近台湾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21 11:30:0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