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这人,真的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谁能想到啊,一个65岁的老头,退休了不好好在家享清福,居然偷偷摸摸跑贵州山沟里教书去了!连个欢送会都没办,手机一关,微博一停,人就没了影。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他是大名鼎鼎的“网红校长”。 要知道,当年郑强可太能说了。怒斥教育功利化,批评“躺平文化”,演讲视频动不动破亿。多少人称他“当代鲁迅”,也有不少人骂他“哗众取宠”。他不在乎,话筒在手,火力全开。 可谁都没想到,他最后选择用沉默代替辩解,用粉笔代替话筒。 有人说他作秀,退休了还不消停。可你见过谁作秀专挑没信号的地方?贵州某些偏远乡镇,教室漏雨、宿舍没暖气,有些学生每天走三小时山路上学。这里的孩子,可能从来没听说过“网红校长”,他们只知道:来了个郑老师。 郑强反向而行。没有发言稿、没有聚光灯,只有一本皱巴巴的教案和半盒粉笔。这让我想起他多年前一段演讲:“真正的教育,不是喇叭里的声音,是脚步声——是有人愿意走进泥泞,走到那些看不见光的地方。”如今看来,他早就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他。有人说他傻,退休工资不低,何苦去受罪?也有人说得更难听:不就是攒点名声,以后好在教育史里留一笔? 可如果我们只会这样去揣测一个奔赴山区的老教授,那或许不是他病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病了。什么时候开始,真诚付出反而要被质疑动机? 他一没募捐,二不接采访,连原单位办的荣退仪式都推了。说白了,他就是想干干净净做回一件小事:教书。 这件事很小,小到一个教室就能装下;也很大,大到装得下一个教育者半生的信仰。 我们总夸赞一种英雄主义:看清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而郑强选择的是:看清教育现实的残缺,却依然走进它的深处。 他退出了网络,却走进了更真实的人群。这何尝不是一种清醒? 褪去“网红”外衣,他反而比很多始终在线的人,更让我们看见:什么叫做教育的良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郑强 郑强算得上优秀的教育家吗
郑强这人,真的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谁能想到啊,一个65岁的老头,退休了不好好
小栗子说事
2025-08-20 20:19:50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