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脱下战衣、换上西装,连声感谢特朗普,一改硬扛到底的姿态,只为博得美方一笑。特朗普态度立刻180度转弯,安全援助、和平峰会统统安排上。 前几个月,泽连斯基在西方各国的演讲中依旧咄咄逼人,一副“誓死不割地”的强硬姿态,仿佛他还能再打一百年。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过去几周,这位昔日“战争总统”突然换了副面孔,不但放低了身段,还在白宫里对着特朗普连声致谢,一副“愿为和平牺牲一切”的模样,一下子就把特朗普哄得合不拢嘴。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调整,而是乌克兰在濒临崩溃边缘上的一次求生本能。 从今年4月开始,乌军持续承受重压,俄军对乌东四州的控制区已从60%扩大到68%,前线兵员严重不足,战争进入了“耗血式对峙”。 西方援助也频频掉链子:波兰2025年援乌规模同比缩减21%,美国国会三次推迟军援法案,法国承诺的幻影战机尚未形成战斗力,德国坦克因维护困难推进迟缓。 经济更是支离破碎,国防开支已占GDP的25%,普通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反战情绪暗流涌动。 特朗普显然看得清楚。他在年初白宫会晤时就曾批评泽连斯基“不够感恩”,而此次更直接施压领土问题。 8月11日在新泽西高尔夫庄园受访时,他质问乌克兰为何不将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纳入谈判。 这话一出,泽连斯基立刻通过英国《每日电讯报》松口,表示可以讨论这些地区归属。这等于是变相承认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了事实控制,也等于是向特朗普低头认错。 两天后,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闭门会谈,三小时密谈没有公布任何协议内容,但会后特朗普的态度明显变化。 他开始认同普京提出的“全面和平协议优于停火协议”的主张,表示支持乌克兰停战谈判直接跳过“临时停火”阶段。 这背后是特朗普的算盘:五角大楼审计揭露拜登时期对乌援助存在53.5亿美元账目不清问题,他急于在2026中期选举前结束这场消耗美国财政的战争,打出“和平缔造者”的政治牌,同时还能压欧洲一头,控制乌克兰议题的话语权。 泽连斯基当然明白这点,所以8月18日的白宫会谈,他彻底换了风格。 没有再穿那件招人烦的战术T,而是换上一身黑西装,上来就连说四次感谢特朗普,语气谦卑,态度温和,仿佛换了一个人。 特朗普则是笑得合不拢嘴,当场承诺会继续提供“大量安全援助”,但强调这些援助将转为商业销售模式,要求乌方贷款购买武器。 这场戏演得天衣无缝,外人看着像是美乌关系回暖,实际上是泽连斯基彻底“入局”,甘愿成为特朗普手中的牌。 更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在会谈中提出希望举行三方峰会,邀请俄罗斯、美国和乌克兰领导人同台会谈,地点待定,但要求欧洲全程参与安全保障谈判。 这等于是告诉美国:你主导和平进程,我配合表演,但别忘了也要给欧洲一个面子。特朗普表面应承,实则心中早有定数,他要的是成果,不是过程。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增加欧洲国家成为“第四方”,被特朗普冷处理,德国总理默茨预测“两周内召开”,特朗普却不置可否。很明显,这场游戏里,只有他能决定节奏。 而普京那边也没闲着。俄军连续数天对乌克兰发动空袭,三方会谈前夕更加强对哈尔科夫的攻势,单日造成10名平民死亡。 在领土问题上,俄方的立场一点没变,坚持要乌克兰正式承认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主权,甚至包括一些尚未完全控制的区域。 泽连斯基表面上说“绝不割让”,但已经同意将这些地区纳入谈判范畴,这在政治上就是一种退让。而这正是特朗普想要的“成果”:让战争不以失败告终,而是以“政治解决”落幕。 当然,这种妥协在乌克兰国内引发巨大争议。极端民族主义团体策划街头抗议,泽连斯基支持率已跌至41%。 乌议会内部也在酝酿对泽连斯基的不信任动议。一旦谈判涉及“割地”,泽连斯基不仅要面对普京和特朗普,更要面对国内民意的反扑。 但他赌的是:只要能结束这场战争,乌克兰民众就会原谅他,尽管总统法律任期已于2023年结束,任何协议都可能被继任者推翻。 特朗普的算盘也远不止乌克兰。他在白宫会谈中要求“欧洲主导安全保障”,仅承诺美方“协调支持”,这根本不是要出兵,而是故意放个信号,让外界以为美国还在“领导世界”。 实际上,他已经在推动“援助商业化”,将对乌军援从“赠送”变为“出售”,逼乌克兰用贷款来购买武器,变相减轻美方财政压力。 这场战争走到今天,已经不是纯粹的军事博弈,而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政治角力场。泽连斯基学乖了,特朗普得意了,普京都不急了。 唯一着急的是欧洲,尤其是像波兰这样的东欧国家,他们担心美国和俄罗斯“越顶外交”,把欧洲安全架构甩在脑后。但他们的声音,在这场三方博弈中,越来越小。 和平或许真的不远了,但这和平,绝不会是乌克兰想象中的那种胜利。它更像是一场交易,每个人都从中拿点好处,唯独乌克兰,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摆在了桌上。
特朗普总统8月18日:我完全确信,如果俄罗斯举起双手,说:“我们放弃了,我们认输
【1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