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   从8月18日开始,对400多种钢铁

掘密探索 2025-08-18 13:37:54

万万没想到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   从8月18日开始,对400多种钢铁、铝制品加征50%的高关税,连我们日常用的梯子、汽车零件都在名单上,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要知道这些产品原来的关税才25%,今年6月刚涨到50%,现在连带着相关产品也跟着遭殃。 这波关税风暴其实早有苗头。6月3号,特朗普就放话要把钢铁、铝和它们衍生品的关税从25%提到50%。 8月15号他又突然“加码”,把407个产品编码塞进加征清单,从电子产品、家电到汽车零件、工业制品,啥都往里装。 美国商务部还一本正经地解释:“这些产品因为含钢铁或铝,所以得交‘额外税’,不含的部分就按对特定国家的税率来。” 最绝的是“范围扩大”——原来只针对原材料,现在连用钢铁铝做的成品都逃不掉。比如汽车零件,以前可能只对钢材收税,现在整个零件都得交50%的关税。 美国铝业公司早就叫苦连天:今年第一季度,关税让他们生产成本涨了2000万美元;第二季度对加拿大的关税,又让他们多掏了1.15亿美元。现在清单扩大,成本怕是要“坐火箭”往上蹿。 美国这波关税,直接把全球贸易搅成了“一锅粥”。短期看,进口的东西变贵,美国本土生产的东西也跟着“水涨船高”。 制造业成本涨了,消费品价格就得跟着涨。有经济学家算过,钢铝关税已经让美国PPI7月环比涨了0.9%,是2022年6月以来的最高涨幅。现在清单扩大,通胀怕是要“更上一层楼”,老百姓买东西得花更多钱。 中长期看,美国自己也得“喝苦水”。美国电解铝厂一年才产150万吨铝,需求却超过500万吨,根本不够用。 关税一涨,进口铝变贵,本土企业可能被迫涨价,甚至裁员。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一边加关税,一边喊“制造业回流”,可美国企业要真把产能搬回美国,成本怕是要翻好几倍,最后还是自己吃亏。 全球供应链也跟着遭殃。原本卖到美国的铝制品,现在得找新买家,或者往上游、下游“重新配置”。 中国、印度这些出口大国,可能得调整贸易策略,甚至“抱团取暖”。金砖国家已经在商量怎么应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了。 特朗普这波操作,表面看是“贸易保护主义”,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小心思”。 比如对印度加征50%关税,表面说是“纠正不公”,实则是想逼印度减少从俄罗斯买油,削弱俄罗斯的能源收入。 对巴西也是,借口“政治迫害”加税,实际是想在移民、国防开支上施压。 更绝的是,特朗普还放话“下周要对钢铁、芯片加征200%甚至300%关税”,但“在美国建厂的公司不用交”。 这明摆着是用关税当“胡萝卜”,逼全球企业把产能搬到美国。可美国企业自己都怕了——高关税推高成本,消费者不买账,最后还不是自己吃亏? 特朗普这波关税操作,活像“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短期看,美国可能能逼着部分企业回流,但长期看,高成本、高通胀、供应链混乱,最后都得美国老百姓买单。 药店的药价可能涨,汽车零件可能缺,连家里的梯子都得贵一半——这哪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分明是“让美国生活更贵”。 更关键的是,全球贸易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一再挥舞关税大棒,只会让盟友离心离德,让对手抱团反击。 中国有稀土、印度有仿制药,这些“杀手锏”一旦用出来,美国未必能扛住。 说到底,贸易战没有赢家。特朗普要是真想“让美国伟大”,不如少点关税大棒,多点合作共赢。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闭门造车只会越走越窄,开放合作才是正道。至于这波关税风暴最后会怎么收场,且看各国怎么出招吧!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