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日本一直对自己的侵略历史不肯“赎罪”,而是反复狡辩,原来潜藏着

吕好的公评情感 2025-08-18 11:26:56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日本一直对自己的侵略历史不肯“赎罪”,而是反复狡辩,原来潜藏着”未变的野心”! 从历史来看,日本的侵略性是有据可查的。 翻开史书,你会清晰的看到,日本对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延续着一个千年梦想。 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开始作妖了,它想以朝鲜为跳板,然后吞并大唐。只不过被大唐军队在朝鲜半岛的“白江口”一战,打得个稀里哗啦。到了明朝,日本经过养精蓄锐,终于“旧病复发”,再次做起了大陆梦,发动了对朝战争,占领朝鲜多个重要城市。后来在明朝军队的增援下,收复失地,击退了日本,使其扩张的计划破产。但日本并未因此收敛自己的扩张野心,到了清朝,在两国国力一升一降的情况下,日本又发动了甲午海战,偷袭了北洋海军,使北洋水师全军覆灭。这让日本人尝到的甜头,野心更加膨胀,以至于在民国时期,先是侵占了东北,后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发动侵华战争的裕仁天皇从未对中国道过歉,只在临死之际心有不甘的说“我低估了中国。”而东条英机则说,“如果中国人不反抗,就不会有南京大屠杀。”听听这是人话吗?日本人能任人宰割而不反抗吗?日本为什么每年都要举行原子弹纪念?那可是他们自找的,为什么不忘呢? 你以为日本国民就没有战争罪责吗?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的国民可是出了大力的。七七事变,日本万人空巷庆祝,并夹道欢送日本军队侵略中国,那时的日本几乎全民皆兵。后来美国为了减少战争损伤,像日本长崎和广岛扔了两颗原子弹,是罪有应得,从而迫使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每当中国衰弱的时候,日本就会伺机而动,发动侵华战争,这已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最近,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现在中国太强,日本不能硬碰硬,但可以学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到中国衰落的时候,再来一场“决战〞。 垂秀夫的惊人言论并非个例,他与日本近些年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动作形成了诡异的呼应,恰恰暴露了日本的真实意图。谁敢说日本不会再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以史为鉴,我们必须牢记这段历史,日本人留给中国人的伤痛太沉痛了,太刻骨铭心了。反观日本政府和其国内的某些势力,极力掩盖那段历史,否认侵略战争中的“严重”事件,阴云未散。 最近,日本自民党内部所谓“安倍时期已为历史反省定调,无需再作官方表态”的论调,本质上是用“定调”之名行“卸责”之实,以“甩掉包袱”为借口逃避历史罪责,这不仅是对二战受害国人民的再次伤害,更是对人类和平正义底线的公然挑战。 这种错误认知首先混淆了“表态”与“反省”的本质区别。安倍晋三时期的相关谈话,本就存在回避侵略本质、淡化战争罪责的问题,所谓“定调”不过是对历史真相的选择性裁剪。自民党将“前任有表态”等同于“历史已了结”,刻意忽略“表态”是否基于客观史实、是否真正回应了受害国诉求。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的苦难刻骨铭心,中国数千万平民伤亡、朝鲜半岛沦为殖民地、东南亚多国遭残酷掠夺,这些历史创伤绝非一份避重就轻的“谈话”就能抹平。真正的历史反省,需要的是直面罪行的勇气,而非用“定调”来固化敷衍态度,将对历史的敬畏异化为“世代包袱”的抱怨。 其次,这种论调是对“和平国家”内涵的故意曲解。自民党声称要让日本“不背历史包袱”,却回避了“甩掉包袱”的核心前提——彻底清算军国主义余毒。如今,日本国内教材篡改历史、政客频繁参拜靖国神社、防卫预算屡破纪录,种种行为都与“爱好和平”的定位背道而驰。历史包袱的真正来源,从来不是铭记历史的责任,而是对罪行的逃避与美化。只有彻底承认侵略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罪责、切实维护和平秩序,日本才能真正卸下历史包袱,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 自民党内部的这种危险声音,不仅暴露了日本部分政治势力历史观的扭曲,更潜藏着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风险。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日本若始终抱着“定调卸责”的侥幸心理,在历史问题上继续模糊是非、混淆黑白,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唯有以史为鉴、正视罪责,才能真正走向和平发展之路,否则,所谓的“和平国家”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空谈,历史的教训终将以更沉重的方式重现。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人文热点

人文热点

7
2025-08-18 14:58

他们在等着中国衰退就卷土重来

梦境之树

梦境之树

2
2025-08-18 18:13

日本把贪婪欲望腐朽毫无底线还要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才高兴

WD

WD

2
2025-08-18 18:21

估计日本仍会寻机侵略中国!仍会要吞并中国国土!日本以靖国神社以及侵略正义化等为主绳,对此,全体中国人仍要警惕,国歌是不可能更改的!所有相关继念活动,9月3日,10月13日等以后都要长久保留。对日本,中国后人不可大意!

猜你喜欢

吕好的公评情感

吕好的公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