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8月15日特赦出狱。他最想见的人不是妻子,也不是李在明,而是亲手将他送进监狱、让他妻离子散的宿敌尹锡悦。 8月15日,韩国光复节,首尔看守所大门打开,前法务部长官曹国走了出来。 重获自由的他面对记者镜头,抛出一枚“炸弹”:“我最想见的人是尹锡悦前总统。” 不是妻子,也不是提拔他的现任总统李在明,而是亲手把他送进监狱的宿敌,如今自己反沦为阶下囚的尹锡悦。 这剧情反转得比韩剧还刺激,尹锡悦曾主导调查曹国,指控其女儿入学舞弊、家族基金违规。 官司一路打下来,曹国锒铛入狱,政治生涯跌入谷底,家庭也风雨飘摇,两人就此结下“死仇”。 谁也没想到,短短两年后风云突变,尹锡悦在2024年突然宣布全国戒严,派特种部队占领国会,试图压制当时民调低迷和反对党的巨大压力。 这一冒险行动彻底翻车,国会以压倒性票数(190票反对)认定其违宪,随后启动弹劾程序。 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裁定弹劾成立,尹锡悦成为继朴槿惠后第二位被罢免的韩国总统。 戏剧性的权力更迭就此上演,韩国提前举行总统大选,李在明以接近49%的得票率高票当选,创下韩国直选总统以来最高票纪录,投票率高达79.4%更凸显民意对“戒严风波”的强烈反弹,而尹锡悦,则因涉嫌“发动内乱”被捕入狱,等待审判。 所以这次光复节特赦,本质上是“李在明政府”的决定。 新政府上台后首次大规模特赦,对象包括曹国等1500余人,青瓦台称此举为“促进国民团结”,但明眼人都懂,特赦曾遭尹锡悦清算的核心亲信曹国,本身就是对前任政权的一种政治表态。 而曹国出狱后“点名要见尹锡悦”的操作,更被解读为一场精妙的政治喊话。 他在镜头前直接质问:“我想当面问前总统,当初对我的调查究竟是出于司法正义,还是政治报复?” 这无异于将公众视线再次拉回尹锡悦执政时期的“清算”争议,也巧妙强化了李在明政府“拨乱反正”的正当性。 反观尹锡悦,处境天差地别,8月14日,他戴着手铐脚镣、坐轮椅、盖毛毯,被押往首尔外部医院治疗眼疾(黄斑变性),这是他被捕后首次公开露面,8月18日,他又因“健康原因”第五次缺席庭审,法院只能无奈进行缺席审判。 曾经意气风发将政敌送入监狱的人,如今却困于囚室与病痛,连法庭都无力面对。 这场特赦与隔空喊话,撕开了韩国政治极化的旧伤疤,支持李在明的人认为,特赦曹国是结束“政治报复”循环、开启和解的信号,而保守派阵营则批评这是“选择性放生”,利用司法达成政治目的。 尹锡悦虽已下台,但其代表的保守势力与李在明阵营间的对立远未消散。 曹国走出监狱的铁门,但横在他与尹锡悦之间的,早已不是高墙电网,而是难以跨越的政治断层线。 一句“想见面”的背后,是清算与复仇、正义与报复的永恒辩题。当权力位置彻底颠倒,昔日“猎人”沦为“猎物”,韩国政坛这出魔幻现实剧,还远未到终场。 权力场上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不断翻转的棋局,和台下永不散场的看客。
8月18号,韩国对华外交的起手式终于开始了。根据韩联社的消息,李在明准备派遣特使
【1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