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韩外长再次语出惊人!继“中国对邻国造成一些困扰”后,再次提出“中韩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 (参考资料:2025-08-14 参考消息——韩外长:将求同存异维护好韩中关系) 在短短十几天里,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的对华表态仿佛上演了一出峰回路转的外交戏码,他先是在美国媒体面前,以强硬姿态发出“警惕中国挑战”的声音,随即引发中方迅速反驳,甚至惊动了韩国总统室紧急澄清。 然而,谁知仅隔数日,赵显又在正式记者会上回归“实事求是”的稳健论调。 这一系列看似矛盾的操作,究竟是一次不经意的“口误”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试探,有意向外界揭示韩国在新地缘格局下的外交“双面罗盘”? 要理解这场外交风波的全貌,就必须先从最高潮的“灭火”行动看起,当中方就赵显的言论表示不满后,韩国高层迅速采取了降温措施。 8月5日,韩国总统室主动向媒体解释,强调韩方是在“牢固的韩美同盟”基础上推动与中国的关系发展。 他们特别澄清,赵显部长言论的本意是,即便韩中之间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韩国依然会持续努力,构建一个有益于民生和地区繁荣稳定的双边关系,总统室甚至强调,赵显本人也曾提及与中国“接触的必要性”。 紧随其后,韩国外交部也出面补充,将这番言论定性为一项更广泛战略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维护韩国战略利益的同时应对中国的崛起,而并非一次“蓄意挑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源于一天前我国对其言论的强烈反驳。 中方声明首先从事实上澄清,强调“目前中国与所有周边国家关系良好”,多数国家都将加强对华合作视为优先方向,此外,声明重申了中国的外交原则,即始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最后,中方也向韩国新政府释放了善意,肯定了双方自新政府成立以来的积极互动,并表达了愿与韩方一道,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高度的期望,那么,究竟是怎样的言论,引发了这场需要双方高调介入的外交博弈? 时间倒回至8月3日,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赵显部长发表了一系列带有明显“鹰派”色彩的观点,他声称,韩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对邻国造成一些困扰”,并直言要警惕中国的崛起和带来的挑战。 他还提及南海等区域局势,并将其形容为“区域内的新挑战”,这些表述,无疑是引发争议的核心。 然而,如果仔细审视那次专访的全文,会发现其中也隐藏着被后续风波所掩盖的另一面。 在发出警惕信号的同时,赵显也释放了复杂的“鸽派”信息,他明确承认,“韩国意识到与中国接触的必要性”,并作出了一个关键判断,即“单方面试图遏制中国,并不会像所期望的那样奏效”。 他甚至表示,韩国需要“向中方发出‘我们愿与中方保持良好关系’的信号”,并计划在此基础上与日本展开合作,这番话表明,即便在最强硬的表态中,韩国也从未放弃与中国沟通合作的选项。 在经历了一轮激烈的争议、反驳与澄清之后,8月14日,赵显亲自在记者会上为韩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了最终的官方定调,他表示将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维护好韩中关系”,这看似平淡的话,实则是对前期风波的再包装。 他坦诚地承认了“韩中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紧接着给出了解决方案:“但我们需要有效管控这些差异,并开展合作与对话“,这番巧妙的解释,将“警惕挑战”和“寻求合作”结合在一起,为这场风波画上了一个句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围绕中国的讨论并非在真空中进行,韩国所有对华政策的背后,都站着其最重要的盟友——美国,韩国总统室在澄清时,开宗明义地将“牢固的韩美同盟”作为发展对华关系的前提。 而就在这场风波发酵的同时,一场更为重要的议程正在酝酿,即将于8月25日举行的韩美领导人会谈,其议题中可能包含“同盟现代化”和“灵活部署驻韩美军”等高度敏感内容。 赵显在14日的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他表现得异常谨慎,只是回答称“双方正从工作层面紧密进行协调沟通”,这种在对美议题上的审慎,与对华政策的复杂表述相互映照,无疑凸显了韩国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的巨大压力。 从8月3日的争议专访,到4日、5日的激烈交锋与弥合,再到14日的官方定调,这一连串事件完整地勾勒出韩国外交在“钟摆”上的艰难舞步。 它试图对美国和国内展示其警惕中国的一面,同时又向中国传递必须接触合作的务实需求,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格局下,这种在钢丝上寻求平衡的策略,真的能长久维系吗?
韩国外长从美国回来就改口,当着全球向中方喊出一句话,白宫破防了韩国外长赵显在美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