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8月14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透露了一个关键计划:若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取得进展,他将立即致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邀请其加入后续谈判,并已备好三个会面地点选项,其中留在阿拉斯加是“最简单选择”。 这一表态看似是突发奇想,实则串联了近期密集的外交动作,折射出美俄乌三方在俄乌冲突中复杂的博弈态势。选择阿拉斯加作为美俄领导人会晤地,远非偶然。 这片15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曾是俄帝国于1867年以720万美元售予美国的“历史交易品”,特朗普在提出俄乌“领土交换”构想时,特意提及此地,暗示其试图以“交易思维”推动和平进程。 地理上,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仅隔88公里白令海峡,俄代表团可直飞抵达,避开国际刑事法院通缉普京可能引发的过境风险,为会晤提供了“家门口的安全感”。 而远离华盛顿政治圈和欧洲盟友的地理位置,也便于特朗普减少干扰,与普京展开“一对一”密谈。 特朗普口中的“进展”,核心在于停火框架的初步共识。他坦言会晤失败概率达25%,若谈判破裂将立即对俄实施制裁; 反之则将启动三方机制。这一设计暴露了美方策略:先由美俄划定停火底线,再引入乌克兰“补位”。但对泽连斯基而言,参与资格需以妥协换取。 欧洲披露的谈判原则显示,乌方已准备就领土问题谈判,但坚持“不承认俄占领土主权合法性”,且必须获得安全保障。 特朗普则提出折中方案:美可为乌提供安全承诺,但排除北约框架,暗示其试图弱化联盟体系对乌的绑定。 欧洲对美俄单独会晤的警惕性极高。德法领导人紧急召集欧盟、北约及泽连斯基,在会晤前与特朗普举行视频会议。 提出五点原则:要求维护欧洲安全利益、以停火为谈判起点、保障乌主权完整性等。 德国总理默茨更直言“乌克兰的未来不能没有欧洲参与”,试图将跨大西洋联盟嵌入谈判结构。 这种焦虑源于双重担忧:一是特朗普可能牺牲乌东领土换取俄妥协;二是欧洲恐被永久排除在欧陆安全秩序重构进程之外。 尽管特朗普宣称能在会晤开始“两分钟内判断和平协议可能性”,但战场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俄方坚持要求乌军撤出顿涅茨克等四地且放弃加入北约,而乌方视此为丧权条款。 更棘手的是,俄乌近期均强化军事行动,乌军加强对俄控制区袭击,俄则推进战线,试图在谈判前夺取更多筹码。 即便达成局部停火,双方在领土归属、安全保障等根本矛盾上仍难突破。若三方会晤成行,地点选择暗藏玄机。 特朗普团队提出的三个备选地中,阿拉斯加因设施完备、远离国际媒体焦点成为首选;而土耳其已主动提议担任东道主,试图复制伊斯坦布尔谈判经验。 但无论选址何处,谈判实质仍是三方诉求的拉扯:普京需要巩固占领区并阻断乌入约; 泽连斯基要求俄撤军且恢复领土完整;特朗普则追求“速效停火”以兑现竞选承诺,同时为美俄北极能源合作铺路。 这场“阿拉斯加试探”或许难以立即终止战争,但可能成为冲突降级的起点。 当欧洲竭力挤进谈判桌、乌克兰坚守底线、美俄各执筹码时,和平进程已从“是否谈判”转向“如何分座”——而这张桌子的大小,最终将由战场与谈判场的双重较量决定。 参考资料:“特普会”倒计时 特朗普透露更多会晤细节 2025-08-15 06:54·央广网
历史性的一刻!特朗普亲自到美国阿拉斯加机场高规格接待了普京,见面后,两人面对众多
【10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