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阿拉斯加会谈突遭变故!这现在这个关键时刻,俄罗斯宣布在谈判团队中加入了一位权威人物,这个人可以说是是俄罗斯外交中的定海神针—拉夫罗夫。 拉夫罗夫可不是普通外交官。在俄罗斯外交系统里,他干了快半个世纪,从冷战末期的基层专员做到外交部长,见证过苏联解体的阵痛,也主导过普京时代的外交突围。 这些年,从克里米亚事件到叙利亚危机,每次俄罗斯和西方掰手腕,他总能用精准的措辞戳中对方的痛处,被外媒称为 “带着微笑的手术刀”。这次他亲自下场,明摆着是俄罗斯不想在阿拉斯加浪费时间,要谈就谈最核心的问题。 可核心问题偏偏是块硬骨头 — 乌克兰局势。美方一开始就放话,要把 “推动停火” 作为会谈重点,甚至暗示可以接受 “领土换和平” 的方案。但这话刚出口,就被多方泼了冷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里说得直白:“任何不经过基辅同意的和平协议,都是对乌克兰的背叛。” 这话不是没道理。 现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还在打,赫尔松、扎波罗热这些争议地区,双方已经拉锯了快两年,士兵和平民的伤亡数字每天都在更新。要是现在让乌克兰把这些地方让出去,别说政府不答应,前线的士兵和失去家园的民众也不会同意。 欧盟的反应更有意思。德国总理舒尔茨前脚刚跟普京通完电话,后脚就宣布给乌克兰再送一批防空导弹;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跑到波兰,跟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开会,强调 “绝不能让俄罗斯通过谈判获得战场上没得到的东西”。 表面看是在挺乌克兰,实际上是各有各的算盘。德国的工业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可如果乌克兰输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就可能逼近欧盟边境,到时候德国就得花更多钱在国防上;波兰这些东欧国家更怕,历史上多次被俄罗斯势力影响。 要是乌克兰妥协,他们夜里都睡不安稳。所以欧盟嘴上喊着 “支持谈判”,实际上却在给乌克兰递武器,生怕谈得太急让自己吃亏。 美国这边更是乱成一锅粥。特朗普团队放出 “割地换和平” 的风声,其实是想给自己的竞选造势 — 如果能促成停火,就能标榜自己 “擅长外交”。 可民主党立刻跳出来反对,众议院议长直接说这是 “绥靖政策”,还翻出上世纪 30 年代张伯伦对希特勒妥协的历史说事。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军工企业,这两年对乌武器销售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要是停火了,订单就得断。有媒体扒出来,最近几家军工巨头的游说团队,天天泡在国会山,就是想让议员们反对任何 “损害乌克兰战斗力” 的协议。 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拉夫罗夫心里门儿清。他这次去阿拉斯加,恐怕不是为了跟美方讨价还价,而是要划红线。 比如北约东扩,俄罗斯已经说了无数次,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可美国一直含糊其辞,还在给乌克兰培训士兵、送先进武器。拉夫罗夫肯定会当面问清楚:到底是想真心谈和平,还是想借乌克兰继续消耗俄罗斯? 还有能源和经济领域的博弈。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欧洲现在虽然找了替代能源,但冬天取暖还是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美国想让欧洲彻底跟俄罗斯脱钩,自己好卖高价能源,可俄罗斯手里攥着北溪管道的阀门,真要掐断供应,欧洲经济就得抖三抖。 拉夫罗夫说不定会把这话挑明:想让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就得在能源合作、经济制裁这些事上松口,天下没有白占的便宜。 更值得琢磨的是北极问题。阿拉斯加本身就是北极圈的重要节点,这些年美俄在北极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 俄罗斯在北极建了不少军事基地,美国则联合加拿大、挪威搞军演。 这次会谈放在阿拉斯加,明里谈乌克兰,暗地里说不定要掰扯北极的航道控制权、资源开发权。拉夫罗夫带着北极事务专家一起参会,这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说到底,这场会谈更像是美俄在互相试探底牌。乌克兰问题只是个台面,底下藏着的是地缘政治、能源利益、军事安全的全方位较量。 拉夫罗夫的到场,意味着俄罗斯不会再跟美国绕圈子,行就行,不行就拉倒。而美国那边,内部分歧那么大,就算谈出个框架,能不能落实还是未知数。
美俄阿拉斯加会谈突遭变故!这现在这个关键时刻,俄罗斯宣布在谈判团队中加入了一位权
古今知夏
2025-08-15 11:15:35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