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己非常清楚,打击那些弱小国家还可以,没有什么负担,更不害怕本土被攻击。但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开战,就没有前线后方了,只要在对方武器攻击范围内的地方,都是前线。
美国本土近两百年没有发生战争,更谈不上被攻击。如果和俄罗斯开战,在打击他位于俄罗斯周边的军事基地的同时,既然你攻击了俄罗斯的领土,俄罗斯肯定会以牙还牙,攻击你的本土,这不是威胁,而是战争的常规操作。
战争不会沿着美国的意志发展,而是要沿着俄罗斯的意志发展,你挑起战争,怎么打我们说的算。而不是你说不要打你的本土俄罗斯就不打,而是要打,大打特大,打到你恐惧。
这个道理,国际上都懂,叫做“相互确保摧毁”。意思就是大家手里都有足够多、足够先进的核导弹和其他毁灭性武器。你敢打我本土,我肯定也能打到你本土,结果就是同归于尽。这种恐怖的平衡,反而成了大国之间不敢直接动手的最大保险丝。
美国本土确实很久没经历战火了。上次真正被外国军队攻击是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2001年的“911”是恐怖袭击,性质不同。长期的和平环境让美国人习惯了安全感。研究历史就知道,本土一旦直接遭受军事打击,对社会秩序和民众心理的冲击是灾难性的,这点美国人自己最清楚。
你看美国过去几十年打仗,对手多是像伊拉克、阿富汗这样军事力量差很多的国家。打这些国家,美国本土基本不用操心挨打。但面对中俄这种拥有大量洲际导弹(比如射程超过12000公里,半小时就能打到对方本土)、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的对手,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美军自己的报告也承认,和中俄开战是“极端冒险”。
现实中的例子就是俄乌冲突。虽然俄罗斯和北约成员国都深度介入,但双方都极力避免北约领土被俄攻击,或者俄罗斯本土被北约直接打击。为啥?就是怕一点点试探突破“本土攻击”这条红线,局面立刻失控,把大家都卷进无法挽回的灾难。
所以说,大国之间放狠话容易,真动手太难。因为一旦本土被攻击,报复几乎是必然的、对等的,战争规模和破坏力会瞬间飙升到无法想象的地步。我认为,大国之间这种基于实力的相互威慑,虽然听着残酷,但确实是维持全球战略平衡、避免世界大战的现实基础。它提醒各方都必须保持克制,寻求通过对话而非武力解决分歧。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国和平相处才是最实在的福气。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才是大家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