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3阅兵在即,日本却决定打破惯例,首相石破茂做了一件他前任们30年来都不敢做的事——不道歉、不纪念、不反省! 石破茂这人,出生在1957年,那时候日本正忙着战后重建。他家在东京,但很快就搬到鸟取县,那地方偏僻,靠农业吃饭。他爸当过县知事和内阁大臣,从小耳濡目染政治事儿。石破茂小时候在乡村学校念书,帮家里干点农活,顺便看他爸怎么处理地方事务。长大后,他考上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1979年毕业,进了三井银行干活。主要管贷款,审核企业报表,有时候还去工厂实地看看。 干了几年银行,1983年他爸去世,他就接班从政。回鸟取县准备选举,1986年以自民党身份当选众议员,才29岁,是当时国会里最年轻的。竞选时他强调农业政策,帮农民争取补贴。进国会后,他专攻国防和农业。1990年代当自民党青年局局长,组织党内讨论自卫队改革。2007年第一次当防卫大臣,推动自卫队现代化,增加军费预算。2012到2014年做自民党干事长,协调党内派系,处理选举事儿。 石破茂挑战自民党总裁好几次,2012、2018、2020、2021年都试过,但每次都输。他批评安倍的政策,在党里有点边缘化,但国防专家的名头响亮。2024年9月,他第五次参选,终于赢了,当上自民党总裁。10月1日正式成首相,接手外交经济一大堆事儿。他的政治路子偏保守中间派,对历史有一定认识,但党内压力大。 日本每年8月15日是终战纪念日,从1995年村山富市开始,首相在逢五逢十周年会发书面谈话,承认过去错误。石破茂上台后,党内保守派闹腾,上院选举自民党输惨,他们反对任何道歉意味的东西。8月初,日媒爆出他考虑不发讲话。政府消息人士说,协调工作已经展开,避免党内反弹。 石破茂本来在5月亚洲未来论坛用过“战败”词,而不是保守派爱说的“终战”,显示他有点历史认知。但选举后,自民党内部保守势力抬头,他得顾着政权稳定。8月1日,有报道说他最后决定不发个人见解。党内高层透露,这避免刺激右翼,避免下台呼声更大。他选择其他方式纪念,比如设专家会议审视战争教训,但不提具体罪责。 国际反应快,中国外交部表达关切,韩国媒体批评回避历史。中国正准备9.3阅兵,强调抗战胜利,纪录片热映,日本这沉默显得被动。石破茂坚持计划,只参加全国战没者追悼式,不加额外内容。这决定反映日本政治困境,右翼舆论加强,教育中淡化历史,军费增加,自卫队扩张。 右翼势力在日本政治媒体教育里根深蒂固,从明治维新起就主导。他们抵制承认侵略,怕赔款和合法性质疑。正式认罪,可能引发国内反弹,社会分裂。石破茂沉默,是这种压力的体现。他不是不想说,而是没法说,党内保守派掐着脖子。 日本既不彻底反省,又不敢硬扛,只能沉默应付。但沉默不是解决,问题会积累。国际形象受损,外交受限。中国纪录片和阅兵,让日本声音更小。长远看,日本若不正视历史,难修中日关系。
中国9.3阅兵在即,日本却决定打破惯例,首相石破茂做了一件他前任们30年来都不敢
古往奇趣角
2025-08-13 00:51: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