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月10日一句“日本是唯一一个不完全承认二战结果的国家”,像一把尖刀直插东京的软肋,也戳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她说出了我们憋了八十年的话:想把血写的历史漂成白的,没门! 镜头先拉回1937年12月的南京。日本陆军第6师团、第16师团在城内逐户搜杀,持续六周,30万以上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遇难。1985年建成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2024年首度公布全馆最新档案:从德国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台湾“国史馆”新征集的3.1万份史料,交叉印证了当年《东京朝日新闻》随军记者浅海一男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日军用刺刀挑起婴儿的镜头被日本右翼学者硬说成“战后摆拍”。面对铁证,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2025年3月公开的新版中学教材却把“南京事件”死亡人数悄悄改成“数万人”甚至“几千人”,并配发“真相仍在争论”的注释。漂白,就是这么明目张胆。 731部队的账还没算完。2024年8月,俄罗斯国家档案馆解密了1945年苏军缴获的731部队原始病历卡,编号731-Ⅱ-41976的卡片上,记录着“原木”(日军对活体实验对象的称呼)在零下40℃裸露实验中的心电图变化,实验终止原因是“冻至四肢脱落”。日本厚生劳动省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却只用一行字带过:“战争期间的医学研究存在伦理争议”。争议?那是三千条中国人命的消失。 更讽刺的是,东京一边淡化自己的罪行,一边把广岛、长崎的原子弹故事拍成电影、写进教科书、放进每年8月6日的全国默哀。2025年8月6日,NHK直播画面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和平纪念公园哽咽致辞,现场播放的英文版纪录片用3D动画重现核爆瞬间,弹幕飞过“Never forget”。可同一天,东京地方法院驳回中国慰安妇幸存者要求日本政府道歉的集体诉讼,理由是“诉讼时效已过”。同样是战争伤痕,为什么有的必须年年哭,有的却不许再提? 靖国神社的灯火也从不熄灭。2025年4月21日,日本跨党派议员联盟“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72名议员集体进殿,春季大祭奉上“真榊”祭品。神厕里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牌位前香火缭绕,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细菌战元凶石井四郎。日本《每日新闻》当天民调显示,18—29岁青年中,有63%的人“没听说过731部队”,却有78%的人“对广岛核爆感到愤怒”。记忆被剪裁得如此精准,难怪右翼政客敢喊出“战胜国强加的历史观”。 谁在背后递剪刀?美国。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署前,麦克阿瑟亲自下令将731部队全部实验数据运往德特里克堡,交换条件是免予起诉石井四郎等人。2024年12月,美国国立档案馆新公开的一份备忘录显示,美国国务院1957年内部评估:“继续支持日本淡化战争责任,有助于巩固远东反共前沿。”2025年7月,美日外交与防务“2+2”会议联合声明中,再次将“中国军事威胁”写入正文,为日本修宪扩军提供借口。历史被交易,现实被绑架,东京就这样成了华盛顿棋盘上的卒子,一步步退回1930年代的老路。 扎哈罗娃把窗户纸捅破,中国不能再假装听不见。8月1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宣布启动“全球史料众筹”计划,面向海外民间征集战时照片、家书、录音,第一批来自加拿大华裔家庭的36卷胶片已经入库;8月15日,国家档案局将首次全文线上公布《日本战犯笔供》原件彩色扫描件,共5200份、180万页,任何人都可以在手机里看到杀人者的亲笔签名。记忆不是仇恨,而是疫苗,只有不断接种,才能防止悲剧重来。 评论区留给你:如果忘记历史就能换来“中日友好”,这样的友好你想要吗?如果牢记历史就是“煽动仇恨”,你愿意做那个被指责的人,还是做那个被忘记的人?
奉劝所有人中国人,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出了事实。
【47评论】【57点赞】